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射线新闻

2025年LHAASO合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泰国召开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2025年合作组第一次会议于2月12至16日在泰国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19家科研单位的上百名学者和学生现场参会,另有合作组内其他单位成员线上参会。会上,本次会议承办方泰国玛希隆大学的David Ruffolo教授致欢迎词, LHAASO合作组发言人曹臻院士致开幕词,大会报告包括综述性科学报告以及利用LHAASO进行的超新星遗迹、脉冲星风云、河外源、双星、年轻的大质量星团、伽马射线、宇宙线... 2025-03-05

“拉索”发现银盘甚高能弥散伽马射线辐射超出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 拉索 )国际合作组,利用LHAASO的观测数据,高精度测量了银盘甚高能段(1 TeV - 25 TeV)弥散伽马射线辐射。这是目前在甚高能段对银盘弥散辐射进行的最精确的测量,也是首次在该能段对外银盘面区域给出测量结果。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2月28日,以《Measurement of Very-High-Energy Diffuse Gamma-ray Emissions from the Galactic Plane with LHAASO-WCDA》为题, 2025-03-04

Whiteshell实验室成功回收高浓度铯源

近日,Whiteshell实验室宣布,已从Whiteshell废物管理区(WMA)的立管中成功回收了两个高浓度铯源——现场辐照器伽马射线(FIG)和动物环境应激辐射源(ZEUS) 2025-03-04

意大利知名高校与前沿科学中心开展合作交流

2月25日下午,应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国家核产业研究院邀请,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University Federico II in Naples)教授、国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研究员Giulio Saracino在兰州大学理工楼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的专题报告。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与国家核产业研究院的师生踊跃参加了本次活动,报告会由国家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PI刘志毅教授主持。Gi... 2025-03-04

深海岩石铍-10异常:或是千万年前未知宇宙事件证据

大约10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无论它是什么,都留下了放射性铍-10的特征。这一发现是基于对深海岩石的研究得出的,可能是未知的宇宙事件或海洋环流重大变化的证据。随着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铍异常也可能成为地质记录的独立时间标记。地球上大部分铍-10源自高层大气,是宇宙射线与氧和氮分子相互作用时形成的。随后,铍-10附着在气溶胶上,落到地面并被输送到海洋中。最终,铍-10到达海底并积累起来,成为科学家所称的地球上最原始的... 2025-02-28

我国学者首次观测到高能宇宙射线费米加速的单步过程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胡广月和陆全明教授合作的科研团队利用上海“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首次观测到磁化无碰撞冲击波中“费米加速循环”的单次反射加速过程产生的准单能离子。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5-02-26

韩国儿童人体辐射剂量评估模型成为国际标准

韩国汉阳大学原子能工程系金灿亨教授研究团队开发的儿童放射线剂量评估人体计算机模型被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采纳为下一代国际标准人体计算机模型。该模型自19日起通过ICRP第156号出版物正式向全球分发 2025-02-25

欧洲XFEL携手多国科研机构探索暗物质候选粒子轴子

欧洲XFEL(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施)的研究人员与英国科学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牛津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合作,在寻找可能解释宇宙暗物质本质的假想粒子——轴子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2025-02-21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庆祝水星脉冲功率装置二十年研究里程碑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庆祝其水星脉冲功率装置二十年的开创性研究。该装置作为一个领先的平台,持续推动闪光X射线照相术、核材料检测和抗辐射防御系统的发展,为多个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02-20

国际合作研究揭示六氟化硫在高能X射线照射下衰变新发现

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由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HI)的研究人员参与,揭示了在高能X射线照射下,六氟化硫(SF₆)衰变过程中会形成中性硫原子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