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新闻
相关知识什么是核技术利用?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例如,在医疗方面用于放射诊疗;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灭菌保鲜;在工业方面用于资源勘探、无损探伤、计量检测、材料改性;在环境保护方面用于污水治理等。...
2025-03-23
3月17日,日本国家量子与放射线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宣布,双方建立了应用于等离子体约束的AI预测方法,这一成果对于核聚变能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悉,QST与NTT于2020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核聚变能源开发方面,QST一直致力于国际ITER项目,并作为日欧合作互补性Broader Approach活动的一部分,开发托卡马克实验装置JT-60A。同时,NTT也参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咨询委员会,并从电信网络行业的角度强调了创新核技术的重要性...
2025-03-22
当地时间3月19日获悉,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发布消息称,计划最早于3月21日开始回收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含有极高辐射量的沙袋。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从核电站机组厂房不断涌出核污染水。当时的紧急处置方式是,把核污染水引至厂区内两栋建筑的地下部分,并投放了大量含有沸石和活性炭的沙袋,以吸收放射线。此后,核污染水基本被移除,但沙袋一直留在原处,总数量约为2850袋,重约41吨。测量显示,沙袋表面的最大辐射值达每小时4.4西弗,人在附近停...
2025-03-20
工业活动所排放的合成染料、废塑料等有毒物质因难以自然分解,已成为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源头。现有的化学处理方法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近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放射线研究院宣布,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放射线利用技术开发项目的支持下,成功开发出一种可利用放射线以环保方式去除难分解污染物的菌株。菌株是微生物根据其特性进行的一种分类,就像动物根据其作用分为侦察犬、雪橇犬、护卫犬一样...
2025-03-20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生物分子团簇中观测到重离子辐照导致的分子间能量及质子转移级联机制。该机制被认为是重离子治癌生物学效应优异的重要原因。相关成果于3月11日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s Review X,并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重离子治癌是目前最先进的放射性治疗手段,其生物学效应显著优于X射线等传统放射疗法,导...
2025-03-18
近日,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宣布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阿尔法射线探测器,该探测器有望显著加速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进程。这一创新成果由JAEA下属的福岛退役安全工程研究所研制而成。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工作中,准确评估含有α核素的尘埃(α尘埃)的内部暴露量一直是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测量设备仅能测量辐射总量,无法快速区分α尘埃的具体含量,给评估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JAEA的环境监测组研发出了YAP...
2025-03-14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锚定生态环境保护核心任务,持续创新工作模式、加大监管力度,全力锻造一支为美丽海淀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的生态环保铁军,在辐射安全监管领域成果显著。精准定位,筑牢辐射安全根基。海淀区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辐射安全监管,精心组织部署。针对辖区内76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全面细致的监督检查。深入梳理,精准识别出涉及Ⅳ类以上放射源及加速器、探伤机类Ⅱ类射线装置...
2025-03-14
3月7日,核安全安保委员会委员长崔元虎访问了韩国放射医学科学研究院国家放射线应急医疗中心,对该中心的应急医疗体系和设施进行了全面视察。此次视察由国家放射线应急医疗中心主任李镇京陪同。为提高对受到辐射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韩国核安全委员会建立了国家辐射应急医疗体系。该体系由国家放射线应急医疗中心和全国31个指定的第一、第二辐射应急医疗机构共同组成。国家放射线应急医疗中心在放射线灾害发生时,负责为受照射患者提供迅速...
2025-03-12
3月5日,在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和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核二三承建的三澳核电2号机组,成功实现基于3寸及以下非安全级管道的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首次应用。这一技术在核岛安装领域的成功应用,为核电建造无损检测领域提供了可追溯、可复现的便捷化检测新模式,标志着核电站建设正式迈入数字化检测新阶段,对核电建造技术革新意义重大 。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乐晓,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苍南项目部副总经理王...
2025-03-07
近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放射线研究院与浦项技术大学联合宣布,在抗辐射半导体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双方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使半导体抵抗宇宙射线中80%以上的质子辐射,为下一代空间半导体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悉,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氧化锌(ZnO)基纳米半导体表面沉积了一层10纳米(nm)厚的氧化铝(Al₂O₃)钝化层。这一钝化层在物理上将半导体表面与外界隔离,有效阻挡了大气中的水和氧气,从而大幅抑制了质子引起...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