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新闻
微滴(气溶胶)是大气中的颗粒类型之一,是水相物质向大气转移的介质和信息载体。微滴(气溶胶)含有细菌、病毒、脂质及酶等微生物,但鲜有关于生物酶活性及其催化机制的研究。微滴化学研究发现,微滴(气溶胶)中部分酶的活性比普通本体溶液高1至2个数量级,而微滴增强酶活性的机制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丁家旺与秦伟团队通过振动斯塔克光谱,确认微滴(气溶胶)中界面处的过氧化物酶内部电场增强,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4-09-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窦贤康、张强和薛向辉等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结合时间频率传递等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这一技术可应用于监测大尺度范围的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并可以扩展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用于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精确校准。9月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大气光谱学是研...
2024-09-13
9月3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增材孵化项目一一增材超高压换热器完成263MPa水压试验,试验一次成功。该换热器将用于山东朴素公司冰粒射流清洗装置,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增材换热技术是核动力院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原始创新技术,先后获得工信部应用示范、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中核集团科创大赛银奖等荣誉。增材换热技术充分发挥增材优势,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重量体积可降低80%以上,与国外的高效换热技术相比,也在轻量化与减阻...
2024-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川英希研究员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翁文康教授团队合作,将一种量子退火启发算法成功地应用于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HL-LHC)的径迹重建中。通过快速模拟得到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其速度可提高约1万倍。相关论文Quantum-Annealing-Inspired Algorithms for Track Reconstruction at High-Energy Colliders 已于2024年8月28日发表在Springer Computing and Software f
2024-09-11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国家电投以创造绿色价值为使命,加速推进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国家电投官微开设科技创新专栏,分享各单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研发故事和成功经验,以飨读者。本期推出国家电投所属核力创芯的最新成果报道。近日,国家电投所属国电投核力创芯(无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力创芯)暨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功率芯片质子辐照)研发中心,完成首批氢离子注入...
2024-09-11
ZH → μμ cc 过程的候选事件,其中 Z 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两个μ子(红色轨迹)和两个带魅力标记的喷流(蓝色锥体)。(图片:ATLAS 合作)ATLAS 希格斯物理计划的核心目标是越来越精确地测量希格斯玻色子与基本费米子和玻色子相互作用的强度。根据电弱对称性破缺理论,这些相互作用是产生粒子质量的原因。相互作用强度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希格斯玻色子的产生过程和衰变成相关粒子的过程来确定。在最近举行的 2024 年国际高能...
2024-09-10
随着国内外天文大科学装置的不断投入运行(如FAST,HXMT,LIGO,Virgo,NICER),中子星物理领域的研究再度成为核物理和天文学关注的热点。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彼此间学术交流与合作,8月20日至22日,近代物理所组织召开中子星内部物理研讨会。来自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图1:专家学者合影21日上午,近代物理所纪委书记宋华龙致开幕词...
2024-09-06
陶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最重的轻子。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陶子才在美国斯坦福加速器实验室首次被发现。由于陶子寿命极短,仅持续约三万亿分之一秒,因此对其进行精确测量相当困难。而对于另外两个带电轻子电子和缪子,科学家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粒子的磁矩反映了粒子内部(假想)磁体的强度和方向。真空中大量虚粒子会通过量子效应干扰磁矩使其偏离简单点粒子模型的预测值,对磁矩的这一量子修正称为反常磁矩,可以在相对论量子场论中...
2024-09-05
2024年9月3日,全球领先的聚变能源公司托卡马克能源(Tokamak Energy)宣布成立了一个名为TE Magnetics的新业务部门,专注于工业部署具有变革性的高温超导(HTS)磁体技术。HTS磁体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强大而高效的磁场,这将推动科学发现、改善医疗诊断,并为国防工业的进步做出贡献。新一代技术通过限制燃料的极热等离子体,实现聚变能源设备的高效运行。聚变能源,作为星星的力量,对于实现向清洁和安全能源未来的完全过渡至关重要,TE Magnetics旨在...
2024-09-05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利用100兆电子伏(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辐照自主研制的镓镍合金靶件,通过系列分离纯化工艺,成功生产出满足医用要求、核纯度大于99.9%的放射性同位素锗-68样品,并通过第三方检测。这是国内首次利用中高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制备重要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锗-68,为其工程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有望扭转我国医用锗-68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医用锗-68国产化。放射性同位素锗-68样品。图片来源:中国原子...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