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闻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强激光也成为继加速器和反应堆之后研究核科学的一种新手段,并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激光核物理。
2022-10-18
作为一名核电工作者,我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守护好核安全,积极参与核电领域重大技术攻坚战,以“钉钉子”的精神潜心钻研燃料组件检测等新技术难题,不断提出新方案、新方法,努力为中广核核电事业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2022-10-18
做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我们要有出色的创新能力,高超的职业技能,求是的科学态度,忘我的价值追求,严格执行核安全文化要求,把“严 慎 细 实”的工作作风,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四个凡事”,抓好质量与安全,在设备制造环节严控焊接质量,把质量信念铸入核电装备制造的每一个焊点中,确保每一条焊缝可靠,为核电安全运行把好设备关,为祖国核电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2-10-18
马力祯董事长表示非常高兴能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这样有影响力的高校和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国科离子在重离子放疗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当前放射治疗领域还有很多核心难关,仍需与学界联合突破。联合实验室能够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加强远程医疗、放疗及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2022-10-18
医学中的三种关键核技术被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足、肾衰竭和心脏病。放射性药物——使用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来突出身体中的问题区域——和成像技术被用来检测这些不同的疾病。这些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成功的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2022-10-17
大科学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应用基础研究的工具,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支撑原创性研究的“基础设施”,是布局未来战略考量的创新载体,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国之利器”。过去几十年,中国陆续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同步辐射装置、科学卫星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2022-10-17
该技术被其发明者称为“神经元活动的直接成像”(DIANA),它利用现有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拍摄一系列快速发射的局部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结合起来,生成一幅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大脑的哪些部分在什么时候活跃。
2022-10-17
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完成无缝融合后重装上阵的中核集团,发挥强大合力,建立起先进核能利用、天然铀、核燃料、核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核环保、装备制造、金融投资等核心产业以及核产业服务、新能源、贸易、健康医疗等市场化新兴产业,形成更高水平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
2022-10-17
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22-10-17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Park Won-seok 院长)13 日宣布,由先进辐射研究所辐射研究部的 Chan-hee Jeong 博士(李南浩所长)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子束的半固态电池制造技术”。
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