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闻
安奈儿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安奈儿研发设计有限公司(甲方)近期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乙方)签署了《联合建立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深圳市安奈儿研发设计有限公司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共性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书》,决定共同就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及其在儿童服饰领域应用的共性技术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2022-08-18
为贯彻落实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助力华东地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22年8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对安徽省部分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
2022-08-17
坚持以严格的标准提升市县辐射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如何排查核技术利用单位安全隐患,是基层辐射安全监管队伍面临的难题。
2022-08-17
“加速器技术可用于研究文化遗产物品,并提供有关其年龄、历史、制造过程和组成的定量数据,”研讨会的组织者、国际原子能机构专门研究加速器的核物理学家阿里兹·西蒙说。她领导原子能机构在人工制品表征方面的工作:“利用核技术,我们可以研究历史物体以了解我们的过去并为未来保存它们。通过将研究人员聚集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们正在培养一个核技术专业知识社区,以推动考古学、人类学和法医学科学在世界各地实现可持续遗产管理。”
2022-08-17
当前, X光探伤、金相显微镜、3D打印等科技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文物保护修复中。经过精细的清理和可逆物理固型,此前三星堆遗址3号至6号“祭祀坑”出土的大口尊、圆口方尊、顶尊跪坐人像、扭头跪坐人像、黄金面具等一批“重量级”文物已经实现“站立”。
2022-08-16
据15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的论文,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光子和电子自旋量子位来控制二维(2D)材料中的核自旋,实现了在2D材料中写入和读取带有核自旋的量子信息。他们用电子自旋量子位作为原子尺度的传感器,首次在超薄六方氮化硼中实现了对核自旋量子位的实验控制。该研究工作拓展了量子科学和技术的前沿,使原子尺度的核磁共振光谱等应用成为可能。
2022-08-16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文章说,广泛应用于考古、司法鉴定等领域的放射性碳测年法未来可能逐渐失效,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改变了大气中碳同位素的构成比例。放射性碳测年法是通过测量物品中碳14含量来判断物品生成年代的技术手段。碳14是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约5700年,会自发衰变减少。
2022-08-16
粒子治疗是放射治疗(RT)的一种。粒子治疗向肿瘤提供高放射剂量,并且随着技术的改进产生抗肿瘤作用。PT和CIT是常见的粒子治疗。
2022-08-16
本次会议安排了16个大会报告,321个分会报告和69个海报,涵盖了TeV物理和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强子物理与味物理,重离子物理,中微子物理、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粒子物理实验技术等五个领域最新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2022-08-15
“这种新方法允许包括用于 SPECT 或 PET 扫描的放射性核素,这是两种非常常用的核成像技术,”登科娃说。“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可以从胶束化疗中受益。”
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