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闻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技术和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装置运行以来,围绕四个面向,在新型能源材料、斯格明子拓扑磁性、自旋霍尔磁性薄膜、高强合金纳米相、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大型交叉平台。...
2022-05-19
宋国胜等人展开多项实验,包含材料的合成及优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材料的响应性变化、光声/磁共振成像、光热治疗及成像、生物安全性研究等多个技术层面的研究,其中涉及细胞与动物的操作以及多种仪器的使用。
2022-05-18
例如,动力电池的切割、焊接过程中常会遇到铜、铝等高反材料,普通亮度的激光器在加工这些材料时往往面临工艺窗口窄、熔池可控性低、易产生飞溅、焊接缺陷明显等痛点。为解决这样的痛点,具有更高亮度的天狼星系列光纤激光器应运而生。
2022-05-18
X-RAY无损检测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在材料测试、食品检测、制造业、电器、仪器仪表、电子、汽车零部件、医学、生物学、军工、考古、地质等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下面我们就X-RAY无损检测设备的典型应用来聊一聊。
2022-05-17
“我们开发的新方法将帮助我们以无损方式揭示辐照燃料内部的动态环境,”INL 辐照后检查专家姚天凯说。“它还使我们能够通过自动化过程显着加快辐照后检查工作,并为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燃料形态、裂变气泡密度和镧系元素分布。” 镧系元素是在反应堆运行期间形成并抑制燃料效率的元素。
2022-05-17
即便在十余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留学两年间,我整天沉浸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类装备、掌握工艺方法、理解科学原理,向着激光增材制造的国际学术前沿不断迈进。
2022-05-16
3D 打印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持续材料、高效的生产速度和消除成吨的浪费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工业领域已经将 3D 打印纳入他们的日常生产程序,并且仍然渴望找到更多方法将其应用于未来的项目。
2022-05-15
这项研究采用的跨学科方法包括多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以及CNPEM的粒子加速器。Murakami说道:“我不记得有任何研究结合了所有这些技术,包括使用同步辐射光(一种极亮的电磁辐射源,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材料的内部结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分析从微生物群落一直钻到某些蛋白质的原子结构。”
2022-05-15
本次会议对2021年12月平台启动建设以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高能所和金属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平台建设,散裂中子源团队克服去年底与今年初两次疫情影响带来的困难,努力保障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和建制化科研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2022-05-13
在过去的三年中,增材制造 (AM) 已扩展到涵盖广泛的原型制作方法。然而,与其他增材制造技术类似,食品增材制造通常需要对更传统形式的食品材料进行改造,以获得可印刷性。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