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物理新闻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新型闪烁玻璃技术 推动核电医学等领域应用

俄罗斯物理学家近日提出一种用于中子记录的闪烁玻璃制造技术,可实现工业规模生产且在俄具备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粒子与核物理学》杂志,该技术将应用于核电工程、医学及辐射监测系统等领域。闪烁玻璃是一种能使电离粒子(如γ量子、α粒子和β粒子)产生闪光的材料,常用于辐射探测器以记录和测量粒子能量。此次研发的闪烁玻璃基于同位素锂-6,其作为吸收剂可将中子转化为带电粒子。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无需高科技设备... 2025-07-28

原子能院在核裂变微观理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原子能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在核裂变微观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将傅里叶形状参数化方法引入协变密度泛函理论体系,有效克服了传统球谐函数展开方法在描述大形变及碎片分离组态时的局限性。 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物理期刊《Physics Letters B》(《物理快报B》),论文第一作者为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泽宇,通讯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陈永静研究员和西南大学李志攀研究员。基于球谐函数参数化(左)和傅里叶形状参数化(... 2025-07-27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2026年度束流申请开启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是我国低能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国核物理研究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实验室拥有多种类型加速器设施,可提供多种放射性束流,主要设备HI-13串列加速器已累计为国内外80余家研究机构供束近13万小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核科技高级人才。即日起,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始接收2026年度束流申请 ,并开展2025年度优秀用户评选。可供申请的束流本年度可提供的束... 2025-07-25

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基于第四代快堆MBIR的国际科研合作协议

7月16日,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称,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一项国际科研合作协议,该协议将以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多用途快堆(MBIR)为基础,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开展建设。声明指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INP AS RUz)已加入以第四代多用途研究反应堆MBIR为基础的联合体。该反应堆由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在季米特洛夫格勒(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建造,是国家技术领导项目新原子能技术的一部分。当日,该协议由联合体牵头... 2025-07-18

俄罗斯研发新设备助力SKIF同步加速器电子束测量

7月17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专家,联合普罗霍罗夫普通物理研究所(GPI)和杜霍夫全俄自动化研究所(VNIIA)同事,研发出两种用于测量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UCSKIF)加速器综合体(AC)中电子束长度的设备——解剖器和条纹相机。SKIF同步加速器解剖器的电子光转换器。照片由N.L.杜霍夫全俄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提供。这些非接触式光学传感器能以1至10皮秒的高时间分辨率测量光束纵向长度,将成为SKIF AC诊断综... 2025-07-18

日本研究首次准确再现汞同位素异常行为,为核物理研究开辟新径

近日,一项发表在《物理评论C》杂志上的研究引发核物理领域关注。该研究由日本零碳能源研究所副教授石塚千佳子领导,首次准确再现了汞同位素180Hg和190Hg的异常行为,揭示了即便在高能条件下,核过程仍会影响核裂变,为创建更精确的同位素性质预测模型开辟了新可能。核裂变是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碎片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铀和钚等重元素的核裂变已获深入研究,但汞等较轻原子核的裂变仍是未解之谜。与铀不同,汞 - 180不会衰变成大致相等的部分,... 2025-07-02

俄罗斯专家研发新型极真空紫外光源方案

6月19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校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与俄罗斯科学院加波诺夫 - 格列霍夫应用物理研究所联邦研究中心(IAP RAS)的同事正共同研发一种用于制造明亮稳定的极真空紫外(VUV)光源的方案。这种光源是现代家用光刻机制造下一代微电路所必需的。当前,光刻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可在硅片表面形成尺寸达数纳米的微结构。微电路尺寸缩小趋势对相应技术提出要求,研制超强真空紫外(VUV)辐射源至关重... 2025-06-22

现代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

2025年6月8日,由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牵头承担的三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启动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顺利召开。此次启动的项目包括:常规项目基于X射线-原子核系统的量子调控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重离子碰撞中物质与反物质原子核的产生机制研究以及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原子核结构研究。 三项研究聚焦核物理以及相关前沿交叉,面向基础科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院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指出,三项研究分别围绕原子... 2025-06-21

超强激光驱动的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核反应及调控方法研究项目启动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超强激光驱动的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核反应及调控方法研究在京启动,标志着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展开。项目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原子能院等单位的30余... 2025-06-14

JINR科学技术委员会讨论研究所辐射生物学项目发展

2025年6月2日,联合核研究所(JINR)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在JINR国际会议厅(ICH)举行。此次会议围绕多项重要议题展开,涉及科研计划、国际合作、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会议核心议题为JINR辐射生物学研究的科学计划。该计划由JINR辐射生物学研究委员会(LRB)、JINR辐射生物学国家核物理中心(DLNP)的三个部门以及NICA加速器综合设施的ARIADNA合作项目用户共同推进。JINR主任格里戈里·特鲁布尼科夫的报告涵盖了联合研究所在国际合作、大型科学... 202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