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聚变新闻

日本投资100亿日元扩建三大核心聚变能研究设施

据读卖新闻5月19日报道,为实现有望成为下一代能源的核聚变发电,日本政府决定大幅扩建国家三大核心研究机构。约100亿日元将被用于开发技术验证所需设备,包括检查发电设备耐久性的装置。政府还计划鼓励企业积极运用该技术,助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并着眼于其商业化发展。核聚变是发生在太阳内部的反应,原子核结合能产生巨大能量。据称,一克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八吨石油。与涉及核裂变链式反应的核能发电不同,核聚变失控风险... 2025-05-21

报告:美国激光核聚变创下新的净正能量记录

近日,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最新实验中突破聚变能界限,功率输出显著提高。据接近该项目的消息人士向TechCrunch透露,在最近的实验尝试中,净正聚变实验首次产生了5.2兆焦耳的能量,随后更是惊人地产生了8.6兆焦耳的能量。根据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最近发布的报告,NIF于2025年2月23日进行了第七次点火,创下了2.44倍的靶标增益(能量产出与靶标能量之比)新纪录,2.05兆焦耳的点火产生了5.0兆焦耳的能量,这是2.05兆焦耳点火中的最高值,也是所... 2025-05-19

美国公司将建造具有独特“魔镜”技巧的瓶形核反应堆

近日,威斯康星大学衍生公司Realta Fusion宣布完成3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该公司致力于凭借创新的瓶状反应堆设计破解聚变能源难题,并期望在2026年前掌握建造原型反应堆所需的技术。WHAM核反应堆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圣杯,它有望提供丰富的能源,同时避免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复制恒星中氢聚变成氦的过程。近期,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成功实现了该反应的净能量增益。当前,约有近50家初创公司正致力于将核... 2025-05-18

可控核聚变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5月14日,可控核聚变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议在合肥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二十余位院士专家出席本次会议。等离子体所副所长陈俊凌代表依托单位致辞,向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为实验室的战略规划、科研攻关提供高水平指导。随后,重点实验... 2025-05-16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磁系统部件全部制造完成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已成功制造出组装脉冲磁系统的所有部件。这一超导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系统,其核心组件的顺利生产标志着ITER项目在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ITER项目的脉冲磁系统中央螺线管由美国制造,作为该系统的最后一个关键元件,它的完工为整个磁系统的组装铺平了道路。该中央螺线管将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生产的六个环形极向场磁铁协同工作,共同构成这一重达近3000吨的庞大系... 2025-05-14

新理论解决“仿星器”粒子泄漏研究难题,有望使聚变反应堆研制速度提高10倍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第一型能源集团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更快、更准确的方法来修复聚变反应中的磁场缺陷,解决了寻找仿星器中粒子泄漏位置的难题。研究人员称,这一进展是设计聚变反应堆的范式转变,有望使研制仿星器的速度提高10倍。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团队解决了一个长达70年的核聚变难题,有望设计出更快、更精确的反应堆,最终使核聚变能源成为可能。图片来源:美国每日科技网... 2025-05-13

微软举办首届Fusion峰会,共探人工智能加速核聚变研究之路

长期以来,将核聚变作为无限清洁能源的追求,始终是人类最雄心勃勃的科学目标之一。全球各地的研究实验室与科技公司正积极尝试复制太阳核心的聚变过程,即通过氢的同位素结合形成氦,进而释放巨大能量。尽管大规模聚变能源的全面实现尚需数年时间,但当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加速聚变研究,推动其更快实现并网发电。2025年3月,微软研究院举办了首届Fusion峰会。此次峰会意义重大,堪称里程碑式活动,吸引了微软研究院内外的众多杰... 2025-05-12

美国研究团队突破聚变能关键难题,助力清洁能源研发

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一型能源集团(Type One Energy Group)的研究小组取得重要进展,为聚变能的发展带来新希望。若科学家和工程师能成功研发出可靠方法产生并维持聚变能,丰富、低成本且清洁的能源将更接近现实,而该团队此次解决了聚变能领域长期存在的一大难题。在聚变能研究中,如何将高能粒子限制在聚变反应堆内是一大关键挑战。当高能α粒子从反应堆泄漏时,会使等离子体难以达到维持聚变反应... 2025-05-11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一行赴西物院调研指导

5月7日,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调研指导。西物院党委书记刘叶,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副院长陈庆川出席活动。座谈会上,刘璐对西物院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她指出,当前中国聚变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受到了媒体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部密切跟踪聚变科研动态,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发布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段旭... 2025-05-09

ITER聚变装置中央螺线管最后模块完成测试,组装在即

中央螺线管模块(图片:通用原子公司)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迎来关键进展,其18米高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110吨超导磁体在美国完成制造和测试,中央螺线管组装工作预计很快启动。ITER聚变装置的中央螺线管由六个4米高、110吨重的圆柱形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制造都极为精密,需用约6公里长的铌锡超导电缆缠绕而成,整个过程耗时两年多,涵盖制造与验证阶段。最后的工厂测试环节,通过模拟模块在ITER运行期间可能遭遇的条件,来验...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