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新闻

四川省“十四五”核与辐射安全及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牢固树立核与辐射安全底线思维,以风险防控为重点,以核与辐射监管监测能力建设为支撑,严格落实核与辐射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谋划四川省“十四五”时期核安全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核与辐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提升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强弱项、补短板,切实保障全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2023-04-26

强化重点巡测 掌握辐射数据

巡测前,西南监督站结合核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历史巡测数据等信息,完善巡测路线设计、优化巡测点位布置,力争用数据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反映核设施周边辐射环境状况。 2023-04-26

原子能院党委书记薛小刚宣讲核安全文化:保守决策 追求卓越

文化领航,核力筑安。核安全文化是核安全大厦的基石,培育和建立核安全文化是发展核事业的必然要求。4月23日,中核集团举办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原子能院党委书记薛小刚围绕“863基本动作要领”中的“坚持决策体现安全第一”,以《保守决策 追求卓越》为题作主旨报告,并荣获本次经验交流会二等奖。 2023-04-26

核理化院(公司)召开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

4月23日,核理化院(公司)召开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院(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鄢斌,院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姜宏民,院(公司)党政领导官博胜、刘成业、魏恒、张云兴、李辉参加会议。 2023-04-26

聚焦"高质量发展",核动力院获中核集团质量先进单位

当前,核动力事业处于“两弹一艇”以来最好的战略机遇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和打基础强发展的关键期,为扎实推进集团公司“创新优化年”专项工作,核动力院根据院“十四五规划”安排,以质量为抓手,制定了2023年一体推进“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控成本、稳增长、增效益”十八字工作方针和具体行动方案,坚定履行使命担当,推动核动力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院“一体两翼三高”和集团公司“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04-26

科研人员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超高能量吸收密度力学超材料

科研人员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了梁直径仅为34纳米的金和铜准体心立方纳米梁晶格。该方法突破了已有纳米梁晶格力学超材料的尺寸极限,实现了梁直径和相对密度的可控可调。 2023-04-26

生态环境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期读书班开班

生态环境部核安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服务中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开班式。在京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2023-04-25

聚变能的未来

在国际和国家气候目标对话的最前沿出现了对聚变进步的需求。继 2015 年《巴黎协定》的 2050 年净零排放目标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和实体已将聚变能源纳入其路线图。在美国,白宫提出了“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五个优先事项”,其中包括大规模聚变能源。英国将聚变能源纳入首相的绿色工业革命 10 点计划,以实现净零排放。不到一年后,它制定了加速聚变商业化工作的战略。 2023-04-25

中科院北京北郊文献情报协作片第七次研讨会在高能所举办

张闯作“从显微镜到望远镜-国家大科学装置巡礼”主题报告,“工欲善其大事,必先利其重器”,他从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与分子、地球和天文五个层次主要分享了高能物理和核物理领域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从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到各种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和引力波探测大装置等等。 2023-04-25

第五次中韩环境放射性监测技术比对交流视频会议顺利召开

近日,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RMTC)与韩国核安全研究院(KINS)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第五次中韩环境放射性监测技术比对交流会议。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韩国核安全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及双方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