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闻
为推动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共同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成立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通过常态化的系列核与辐射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大科学装置一线工作人员核安全文化素养提升,保障国家重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
2023-04-20
为切实做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与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苍南核电)、苍南县公安、宣传、消防、教育等有关政府部门联合开展了系列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023-04-20
加强核技术利用监管。继续推动国务院第449号令及两项部门规章的完善与修订,有序推进《粒子加速器辐射安全与防护规定》等标准编制,适时修订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和防护监督检查大纲及配套程序。持续推动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功能升级。常态化开展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核查评估。开展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研究。组织电子辐照加速器专项检查“回头看”督导。
2023-04-19
据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科瓦尔丘克称,第一个热核等离子体已经在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 T-15MD 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该设施正在稳定运行。T-15MD 托卡马克装置于 2021 年 5 月进行了物理发射。“已经获得了数百万摄氏度的稳定等离子体……这个最复杂、最昂贵的装置立即启动,现在正在运行,获得能量并到达全球参数,”他说。
2023-04-19
核聚变系统 - 被 NRC 描述为包含核聚变反应以及相关放射性材料和支撑结构、系统和组件的装置 - 将利用氢原子结合形成氦时释放的能量发电,而不是分裂,或铀原子的裂变。这意味着此类系统不属于 NRC 作为核反应堆进行监管的要求,因为它们不涉及特殊核材料(钚、铀 233 或浓缩铀)并且不能产生定义核裂变的自持中子链反应NRC 规定下的反应堆。
2023-04-19
哈工大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器件离子辐照研究系统设计师马国亮介绍说,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模拟真空、辐照、弱磁、等离子体等9大类空间因素,在地面构建了综合环境因素多,具有原位/半原位动态测量分析能力,可实现材料、器件、系统及生命科学领域多尺度、跨尺度环境效应研究的综合性研究装置。
2023-04-19
根据发表在《核医学杂志》4月刊上的一篇临床结果报告显示,使用F-18 PSMA-1007的PET/CT成像比使用标准F-18 fluorocholine (FCH)放射性示踪剂的成像检测到更多的前列腺癌。
2023-04-19
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向高技术中心长期以来对项目的支持帮助表达了衷心感谢,同时表示中心作为全国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管领域唯一全面技术支持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科研资源以及业界影响力,因此有意愿有义务为核安全科研工作做出贡献,也期盼能在核安全领域为高技术中心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
2023-04-19
传播好、建设好核安全文化,践行“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核心价值观,认识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坚持“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和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四是继续做好核科普工作,改变公众“谈核色变”的状态,科学地认识核,合理地应用核,让核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和国民健康。
2023-04-19
为深入贯彻落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的活动主题,增进公众对核安全知识的了解,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举办“请进来 走出去”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