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中微子新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广东省江门市举办发布会,宣布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设成功并发布了首个物理成果。经过JUNO国际合作组十余年的设计和建设,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中微子实验装置。JUNO在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表明JUNO已准备好开展中微子物理前沿研究。该探测器性能分析文章已提交《中国物理C》,并于11月18日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在...
2025-11-19
从地面入口乘上缆车,沿斜井隧道缓缓下行,伴随鼓风机的持续轰鸣,约15分钟后,就会抵达一个宽敞明亮的地下空间。这里位于地下700米深处,正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所在地。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此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JUNO装置建设成功并发布首个物理成果。利用JUNO投入运行后59天获取的数据,JUNO合作组成功测量了两个关键的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并将测量精度提升至此前最好结果的1.5到1.8倍。作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
2025-11-19
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2025)北京主场活动于11月1日至2日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举行。江门中微子团队在活动现场演唱歌曲《别叫我幽灵》,代表高能所研究成果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模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沙盘、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模型参加了本次展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图片、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图片、江门中微子实验图片在科学之美展板进行了展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旨在贯彻落实《中...
2025-11-08
2025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在江门中微子实验现场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江门中微子实验(简称中微子专项)综合绩效评价会。来自高校和研究所的学术领域专家、科研管理专家组成专项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会上,专家组听取了专项负责人王贻芳关于中微子专项实施绩效总结报告,科技目标及成果审核组组长、监理专员、财务专员、档案专员、数据专员关于专项科技目标及成果、全过程监理、资金使用、档案、数据汇...
2025-10-29
7月26日至31日,江门中微子实验(以下简称JUNO)在广东江门开平市召开了第26次国际合作组大会,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中国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境外单位的参会人员80名。会上,JUNO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介绍了JUNO的总体工作进展。自上一次合作组会议之后,探测器液体灌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2月2日完成了6.4万吨超纯水灌注,并于2月8日开始液体闪...
2025-08-27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准备和建设,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完成JUNO探测器灌注并开始运行取数,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这是国际上首次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的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将使我们能够回答关于物质和宇宙本质的基本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JUNO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说。位于水池内(尚未灌水)的中心探测器(外部图)JUNO...
2025-08-26
4月13日,泰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访问了位于北京怀柔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高能所所长曹俊对诗琳通公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公主长期关注高能所的科研工作、支持中泰科技合作表示感谢。在过去十多年间,公主曾三次访问高能所,包括2011年参观刚刚完成重大升级改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2017年见证高能所与泰国三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加入江门中微子实验;2023年到访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此次访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泰合作范...
2025-04-15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最后一步——液体灌注。目前,超纯水已经灌满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内外空间,我们正在把有机玻璃球里的超纯水置换为液体闪烁体。全国人大代表、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院士告诉《中国科学报》。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一个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的大科学装置,位于地下700米深处,其中心探测器是一个有效质量两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探测器的主支撑结构是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其上承...
2025-03-08
2025年1月13日至17日,江门中微子实验(以下简称JUNO)在广东江门开平市召开了第25次国际合作组大会,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8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外国单位的参会人员有92名
2025-01-23
春节将近,在广东江门开平市打石山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一群科研人员在默默地坚守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