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新闻
中国核学会在惠州组织召开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束流信号处理器”科技成果鉴定会
2024-11-28
科学家通过创建具有兆赫重复率的高功率阿秒硬X射线脉冲,在X射线科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可以进行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和原子级无损测量
2024-11-28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其教育和外联中心部署了一台质子加速器。这款加速器名为“用于表面分析的实验性直线加速器”(ELISA),其产生的2兆电子伏特(MeV)质子束可确保样品在分析过程中保存完好,有望在考古学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28
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在内的团队,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系统(H.E.S.S.)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在地球上探测到了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宇宙射线电子
2024-11-27
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团队在X射线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生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功率、阿秒级硬X射线脉冲,且重复频率达到了兆赫兹级别,为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2024-11-27
在这个金秋时节,全球核能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鹏城。2024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简称深圳核博会)科技成果路演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领跑新兴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为主题,不仅展示了核能产业在新时代的创新成果,更彰显了其在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深圳核博会科技成果路演活动成为本次展会的核心亮点,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北京微电子...
2024-11-24
11月20日,记者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获悉,该院先进视觉研究所石理平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飞秒激光诱导的物理不可克隆(PUF)纳米纹理,并将其应用于高安全等级身份证卡防伪。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科学》上。具有PUF防伪图案的模拟身份证卡模拟身份证卡的PUF微型二维码以及放大后随机显现的PUF纳米纹理伪造身份证、护照等高价值身份识别证件的行为会对个人信息安全乃至社会安全造成风险。物理不可...
2024-11-21
11月8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2024年度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院长Antonio Zoccoli、高能所所长曹俊及参加中意合作的相关领域科学家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曹俊对Antonio Zoccoli院长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的介绍了高能所的科研进展情况。随后,双方就江门中微子实验、北京谱仪Ⅲ、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医疗物理应用、考古及文化遗产科学等相关项目及领域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和深...
2024-11-19
研究团队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Verena Mitterauer、Matthias Willensdorfer 博士、Matthias Hoelzl 博士、Wolfgang Suttrop 博士近日,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研究团队在ASDEX Upgrade托卡马克装置上进行共振磁扰动(RMP)抑制边界局域模不稳定性(ELM)的实验过程中,用高时空分辨的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在等离子体边界台基的顶部区域,首次清晰地观测到小磁岛的形成,为磁岛导致ELM抑制的理论提供了关键的实验证据。该项研究成
2024-11-14
科学家们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获得分子电子冰的图像,因为所使用的技术破坏了研究对象。证明电子晶体存在的同一小组提出了一种修改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并获得了维格纳分子的第一张图像。电子通常在材料中移动得非常快,以至于它们不会与任何东西形成键。 20 世纪 30 年代,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 (Eugene Wigner) 预测,电子可以在低密度和低温度下静止,形成电子冰,又称维格纳晶体。2021年,在美国伯克利,王峰和迈克尔·克罗米领导的研究小组证明了...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