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新闻
12月15日,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股票代码:000881.SZ)与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市天府新城会议中心,就成都医投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项目合作进行签约。
2022-12-19
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面向等离子体的第一壁钨基材料直接包围高温等离子体,通常面临5-20 MW/m2的稳态热负荷及约1GW/m2瞬态热冲击。
2022-12-08
在中德交流会上,西物院总工程师许敏致辞并代表中方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ZJ-IEK4)所长Linsmeier教授分别就双方的聚变能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会议围绕着聚变材料及部件测试认证技术、材料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边界等离子体物理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2022-12-08
来自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发表论文指出,他们最新开发的模型预测,黑洞存在无线电波热点,这或有助解释黑洞周围的等离子体为何会发出如此明亮的光,他们希望未来灵敏度更高的望远镜能佐证这一理论假设。
2022-12-07
辐射光子仍在自由电子上反弹时不透明的热等离子体与透明宇宙之间的边界。它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MB),目前已知的技术和物理学似乎无法穿透。即便如此,宇宙学家继续花费大量时间探索其温度波动图,以期梳理出有关早期宇宙的新数据。
2022-12-06
ESA 长期服务的双任务火星快车和金星快车的数据显示,在 11 年太阳周期的活动高峰期间,宇宙射线计数受到抑制。两个航天器都携带的 ASPERA 等离子传感器表明,太阳表面可见的太阳黑子数量突出了宇宙射线计数与火星和金星太阳周期之间的关系。
2022-12-06
12月2日,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妈祖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出束,实现400 MeV/u碳离子束稳定加速及引出,加速后流强2,000 μA,引出粒子数达4E8ppp,达到预期设计指标。
2022-12-06
近期,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英逊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完成的综述性文章《中能重离子碰撞的输运模型比较研究》发表于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的国际顶级期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上,期刊影响因子为12.425
2022-12-06
魏智刚表示,西物院作为中国核聚变能开发的主力军和创新源头,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等离子体电流115万安培新纪录,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安全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诠释了“强核报国”的深刻内涵。海南核电与西物院已经在等离子高温熔融等项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2022-12-02
聚变堆园区13号北大厅是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的所在地,在这里将建成国际上参数水平最高的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及其辅助系统,可产生聚变堆偏滤器所要承受的稳态大束流等离子体,助力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研发。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