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粒子新闻

CEPC团队科学家参加欧洲粒子物理战略规划专题讨论会

6月23日至27日,欧洲粒子物理战略研讨会(European Strategy for Particle Physics, ESPP)在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Lido di Venezia, Italy)的电影宫召开。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围绕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 CERN)继目前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项目之后的旗舰加速器项目 2025-07-09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2025国际研讨会在巴塞罗那召开

6月16至19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2025国际研讨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西班牙高能物理研究所(IFAE)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联合主办,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42个研究单位的208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研讨CEPC项目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CEPC是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多国参与的用于粒子物理研究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核心目标是探索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发现新物理和揭示暗物质本质等重大科学前沿问题。CEPC一旦建成,将... 2025-07-08

俄罗斯研究称重离子与伽马射线联合照射或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莫斯科V.P. Serbsky国家精神病学和麻醉学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及其团队发现,重离子(带电粒子)与伽马射线的联合作用可减轻小鼠认知障碍症状,其表现类似阿尔茨海默病。该研究由俄罗斯科学基金会资助,成果发表于《生物学》杂志,或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阿尔茨海默病作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约5000万人受其影响,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现有治疗仅能延缓症状发展。研究表明,该病与大脑慢性炎症相关,由小胶质细胞受损导致β-淀粉样... 2025-07-07

SKIF同步加速器储存环测地网已建成

7月3日塔斯社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INP SB RAS)大地测量部门已完成大地测量网络建立,该网络对在建的SKIF同步加速器储存环磁性元件超精确定位至关重要,解决此问题对实现同步辐射最大亮度意义重大,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新闻处报道。该研究所专家旨在精确定位支撑沿SKIF加速器储存环运行电子束的磁体。为形成密集粒子流,相邻磁体轴线与规定值偏差不得超30微米,比人类头发厚度小三倍。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物理... 2025-07-04

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巴西航空航天技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合作者在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从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强子内部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对强子部分子分布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6日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强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复合粒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家族。研究强子内部夸克和胶子的行为对于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2025-06-23

近代物理所与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自主创新,6月17日,近代物理所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在兰州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波材料所所长王立平带队来访。近代物理所所长孙志宇、副所长杨建成以及双方相关科研人员出席签约仪式并开展座谈交流。图:双方领导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座谈会上,双方领导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所的发展概况、科研布局与核心优势等。围绕深化合作,宁波材料所首席科学家... 2025-06-23

聚焦燃烧等离子体理论模拟 探索聚变前沿科学

6月18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成功举办第十六期李正武科技大讲堂。国际知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意大利ENEA研究中心(Frascati)主任Fulvio Zonca教授受邀作《Theory and Simulation of Phase Space Transport in Burning Plasmas》专题报告。Zonca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燃烧等离子体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高能量粒子在跨尺度耦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相空间带状结构对于燃烧等离子体输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展示了高能量粒子模数. 2025-06-21

北京谱仪III实验首次利用超子-反超子对验证量子空间的非局域性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国际合作组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通过一种自旋为1/2的特殊重子类物质名为超子的特殊粒子,以高达99.99999%的置信度证实量子世界的非局域特性,成功验证量子力学中著名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现象,为深入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提供了关键性新证据。在日常生活中,两个相隔很远的物体无法瞬间影响彼此。但在... 2025-06-20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提出新型同位素分离技术

塔斯社6月11日消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同位素分离技术。该校新闻处向塔斯社透露,该技术基于在低温和外部加速场作用下,使同位素混合物以气体形式流经多层(多屏障)膜,能够从气相物质中分离出最需要的粒子,例如铀同位素。项目负责人、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力学与数学学院教授米哈伊尔·布边奇科夫(音译,原文为Bubenchikov)表示,当前整个文明世界都在努力寻找替代能源。这类能源一方面不会枯竭,另一方面比化石燃料能源更环保... 2025-06-1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合作组在《物理报告》发表新粒子寻找研究成果,高能所团队做出重要贡献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实验合作组在物理学领域顶级国际期刊《物理报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第二阶段实验数据对重共振态衰变产生希格斯玻色子的全面搜索,并对未来高亮度运行阶段的探索前景进行了预测。在这项成果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王锦课题组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关键分析通道的研究工作,构建联合统计分析框架和模型空间诠释,并由高能所博士后王储完成CMS国际合作组的审核报告。...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