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等离子体新闻
四个月来,丹麦技术大学 (DTU) 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能专业的博士后 Henrik Järlebad一直在 EUROfusion 研究员基金的支持下开展工作。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控制高能粒子的分布。这对于在聚变装置运行期间保持等离子体稳定至关重要。在未来的聚变电站中,用于重建高能粒子分布的工具需要比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更快、更智能,因为这将有助于提高聚变实验的效率。高能粒子分布的形状(即每个能量和方向上有多少个粒子)决定了等离子体中能量的...
2025-10-10
随着2023年12月等离子体运行结束,JET(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开启新篇章。2024年末,科学家利用远程处理系统从反应堆容器中提取66块瓷砖和部件,这些样品带有强等离子体痕迹,表面呈现熔化、侵蚀及氚滞留等特征。EUROfusion联盟的研究团队正对样品进行详细分析,首次在氘氚燃料装置中开展真实聚变等离子体材料研究。JET的退役不仅是拆除设备,更是解锁大量科学数据。EUROfusion项目经理 Gianfranco Federici强调。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样品,可直接观察...
2025-10-10
近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在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环流三号(HL-3)托卡马克的实验数据,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等离子体控制方法,为未来聚变堆的稳定、高效运行探索了新的技术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旗下的物理学Q1期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发表。托卡马克被认为是有望率先实现聚变能源应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2025-10-09
铁,作为宇宙和太阳系中丰度极高的重元素之一,在天体物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m),开展了M壳层类钠铁离子Fe15+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首次获得了质心系碰撞能量为0-90 eV范围内的电子离子复合绝对速率系数,为天体和聚变等离子体诊断和建模提供了重要数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ApJS 27...
2025-06-21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为核聚变研究中已知的差异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这项研究的重点是等离子体边界,这是一个复杂且对维持聚变反应至关重要的区域。(图示)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该研究由物理学家曹明云和帕特里克·戴蒙德撰写,聚焦于托卡马克这一用于产生受控聚变能的主要设备,解决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问题。研究人员指出:边缘核心耦合的动力学对于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优化至关重要。研究重点...
2025-06-16
6月11日,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聚变研究院)宣布,该院与法国原子能替代能源机构(CEA)下属的磁聚变研究所(IRFM)在大田DCC举行了基于钨环境的核聚变等离子体运行技术联合研究合作签字仪式。此次协议旨在以两机构于2023年8月签署的框架协议为基础,推动对钨环境下长期等离子体运行和控制技术开展更深入的联合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两家机构共同运营的KSTAR(韩国)和WEST(法国)装置,均为搭载钨材料内壁环境的实验装置,将应用于未来的核聚变...
2025-06-13
近日,科学家们在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将核聚变的等离子体预测效率提高1000倍。这一创新成果由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UNIST)核工程系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计算物理学杂志》上。据悉,该方法通过加速聚变等离子体非线性福克-普朗克-朗道(FPL)碰撞算子的计算,实现了预测效率的大幅提升。FPL方程是预测带电粒子之间库仑碰撞的重要数学框架之一,传统上解决这一方程需要采用...
2025-03-04
美国能源部(DOE)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一支科学家团队因开发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机模拟框架和代码而荣获美国能源部部长荣誉成就奖。这一成果是团队在聚变等离子体模拟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2025-02-17
随着惯性约束聚变(ICF)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聚变作为清洁而丰富的能源的追求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技术通过将氘氚(DT)燃料压缩到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成功启动了聚变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中子主要用于发电,但燃料中残留的阿尔法粒子却能够驱动额外的聚变反应,进一步提升了能量产出
2025-01-02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下属的瑞士等离子体中心(SPC)与谷歌旗下DeepMind联合,开发了一个用于核聚变研究的人工智能深度强化学习系统,并成功实现了对托卡马克内部核聚变等离子体的控制。2023年,双方再次宣布取得新的突破:不仅通过实验模拟将等离子体形状的精度提高了65%,还使得训练时间大幅度减少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