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新闻
					
				
				
				
										
												
												
							
							杜伦大学的科学家完成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大规模质量验证计划。ITER是世界上最大的旨在证明核聚变作为主要清洁能源可行性的项目,该过程借鉴太阳和恒星的能量,为人类提供几乎无限的能源潜力。杜伦大学的研究工作始于2011年,对5500多根将用于法国南部正在建造的反应堆核心的超导导线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达勒姆团队对这些由铌锡(Nb3Sn)和铌钛(Nb-Ti)化合物制成的先进导线进行了约13000次独立测量。这些材料将用于制造强大磁体,...
							
								2025-09-15							
						 
					 
										
												
												
							
							中央螺线管模块(图片:通用原子公司)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迎来关键进展,其18米高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110吨超导磁体在美国完成制造和测试,中央螺线管组装工作预计很快启动。ITER聚变装置的中央螺线管由六个4米高、110吨重的圆柱形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制造都极为精密,需用约6公里长的铌锡超导电缆缠绕而成,整个过程耗时两年多,涵盖制造与验证阶段。最后的工厂测试环节,通过模拟模块在ITER运行期间可能遭遇的条件,来验...
							
								2025-05-08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经济利用
							
								2025-01-14							
						 
					 
										
												
												
							
							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铜铌复合腔高稳定超导加速单元成功通过各项测试,标志着我国面向高可靠应用的铜铌复合超导腔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5-01-02							
						 
					 
										
												
												
							
							137Cs放射性强,半衰期长,选择性分离137Cs对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4							
						 
					 
										
												
												
							
							2024年6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的铌三锡超导腔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近代物理研究所(近物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共计2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工程总指挥潘卫民、近物所副所长何源、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森林等出席会议。潘卫民首先致辞,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
							
								2024-06-28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蔡艳、欧欣合作,利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标准180纳米硅光工艺在八英寸绝缘体上硅(SOI)上制备了硅光芯片,再基于“离子刀”异质集成技术,通过直接键合的方式实现铌酸锂(LN)与SOI晶圆的异质集成,并通过干法刻蚀技术实现了硅光芯片波导与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单片式混合集成,制备出通信波段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硅基铌酸锂高速电光调制器。
							
								2024-04-01							
						 
					 
										
												
												
							
							日前,由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核地质科技)团队研究发现的新矿物铌包头矿,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的正式批准。铌包头矿发现于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床,也是在该矿床发现的第17个新矿物。
							
								2023-11-10							
						 
					 
										
												
												
							
							这发生在氧化层因温和加热而溶解时。这种加热是粒子加速器如何创建和准备使用的一部分。测试表明,该模型准确地阐明了热处理过程后铌样品中氧的浓度分布。测试还表明,该处理增强了加速器结构的性能。
							
								2022-05-05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张杰院士和向导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近期利用飞秒激光在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中产生的多周期窄带太赫兹源,结合兆伏特超快电子衍射装置提供的超短电子束,证明了相对论电子在厘米长度距离的尺度上实现高品质级联加速的可行性。
							
								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