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新闻
核医学的“核”指的是“核素”,也就是这些放射性药物,核素进入人体内后可以精准的靶向病灶。因此,虽然都有“核”,但核医学科既不是做核酸,也不是做核磁共振,更不是制造核武器的科室。
2022-07-12
近几年,靶向肿瘤间质FAP的PET/CT显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报道的显像剂[⁶⁸Ga]FAPI-04在多种肿瘤的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评估取得令人欣喜的结果,但是[⁶⁸Ga]FAPI-04这类探针存在半衰期短、制备量少等不足,每次的生产的药量少只够1-3病人使用。作为另一种临床上最常用的正电子核素[¹⁸F](109.8分钟)可用回旋加速器大量生产,¹⁸F标记的FAP探针具有合适的半衰期时间,有利于延迟显像以及多个病人检测。
2022-07-05
接着,研究人员利用N3-FEP-4T探针在骨质疏松小鼠中进行诊断成像,获得了良好的活体及离体成像效果(如图6)。N3-FEP-4T为叠氮修饰化合物的生物学应用打开了新的窗口,为体内骨靶向提供了除经典膦酸修饰外的另一种设计策略。
2022-07-04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融合推动了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及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等工程设计的新型生物大分子、细胞与基因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尤其是血液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2022-07-04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在科室负责人唐刚华教授带领下,在新型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PET分子探针临床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国际顶级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2篇,中科院1区,2021年IF = 10.057)和Radiology(1篇,中科院1区,2021年IF = 29.146),药学顶级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2-06-30
2022年6月15日,翰森制药发布公告称,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正式受理三代EGFR抑制剂阿美替尼的上市许可申请(MAA),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NSCLC等适应症,这是阿美替尼在中国境外的首个上市许可申请,意味着其即将有望正式登上国际肺癌靶向治疗舞台,开启惠及海外患者的第一步。
2022-06-30
李绍飞说,DNA纳米机器人体积小、特别适用于狭窄的人体循环系统的药物靶向递送。
2022-06-29
BWXT Medical总裁Martyn Coombs表示:“我们很高兴与拜耳公司达成协议,拜耳公司是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领域迅速崛起的全球领导者之一。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旨在改善不同类型癌症患者的预后。我们将利用我们的核医学优势与拜耳进行长期合作。”
2022-06-28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周永胜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今日纳米》(《Nano Today》,IF:20.722)期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种骨靶向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型纳米药物。
2022-06-28
维泰凯(拉罗替尼)是全球目前唯一含婴幼儿适应症的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不限瘤种精准靶向药,维泰凯(拉罗替尼)片剂已于近日在国内获批,作为首个口服TRK抑制剂,是专门用于治疗具有NTRK基因融合肿瘤的泛瘤种精准靶向治疗药物。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