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高能粒子新闻

重走宇宙线发现之旅丨每秒有多少宇宙线穿过我们的身体

宇宙线粒子是高能粒子,遍布在我们银河系中。当它们到达地球,首先撞击地球外层大气,它们与空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粒子,一变二,十变百,产生级联效应,这种过程称为广延大气簇射(EAS),而产生的粒子被称为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像雨点一样打到地面上,被称为“粒子雨”,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粒子雨”中。 2023-03-02

科学家模拟出末态粒子关联的三维结构

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科学家将金原子核或铅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并对撞,高能喷注在碰撞中产生的微观亚原子液滴中传播并损失能量,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超声速的“音源”,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可以激发出马赫波。 2023-02-08

宇宙射线|澳大利亚惊现地球最古老“太空访客” 远超太阳距今75亿年

宇宙以某种方式提供了一个时钟,宇宙射线不断在太空中穿行,当这些高能粒子(如质子和α粒子)与尘埃中的原子核碰撞时,核损伤会留下同位素特征。在星系中尘埃漂浮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核变化就越多。 2023-01-29

我国科研人员实验室再现湍流磁重联触发太阳耀斑

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证实了湍流过程在耀斑快速触发中的重要性,为理解太阳耀斑高能粒子起源和加速过程提供重要依据。相关论文17日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上。 2023-01-18

宇宙射线|太空对撞机在科学上成立吗?宇宙中的高能粒子流与次级粒子

“建新加速器不是我的提议,我一直认为用多建加速器的方法与智子赛跑愚不可及,所以我去了太空。”……“我们这次在空间站开展的项目,就是对宇宙射线中的高能粒子进行研究,换句话说,用宇宙代替高能加速器。这种事情以前一直在做,但由于宇宙中高能粒子分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物理学前沿所需要的超高能粒子很难捕捉到,因而不能代替加速器研究。对宇宙高能粒子的检测方式与在加速器终端的很相似,但每个检测点的成本很低,可以在太空中建立大量的检测点。 2023-01-05

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运行30余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领跑世界最前沿

自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至今,装置多次升级。除工程改造及检修时间外,这里的粒子撞击一刻不停。作为当前国际上唯一一台运行在20亿至50亿电子伏特能区的高能粒子对撞机,它产出了粲物理领域绝大多数的精确测量成果——在世界最权威的粒子数据表上,北京谱仪合作组测量的数据超过了1000项。 2022-12-27

天舟五号成功释放“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

除本次释放的“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外,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还搭载了宇航用氢氧燃料电池、空间宽能谱高能粒子探测载荷等试验项目,未来也将陆续开展在轨科学试(实)验。 2022-12-20

宇宙最强“粒子加速器”之谜揭开

耀变体是一种向地球方向释放出强大电离物质喷流的星系,宛如宇宙“粒子加速器”。大多数耀变体的光都是由高能粒子产生,而其喷流的能量来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粒子如何加速到如此之高的能量,仍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问题。用X射线测量这些喷流或能回答这个问题,但直到最近,人类才有设备做这样的测量。 2022-11-25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优秀成果遴选会顺利召开

同位素室8位科研骨干汇报了各自在2022年度取得的重要成果,研究领域涉及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内容包括:“青藏高原东缘多尺度地震学成像及其意义”,“造山带地壳改造构造-变质-岩浆响应”,“用硼-钼同位素示踪板块俯冲与物质循环机制与过程”,“地球挥发份增生过程及机制”,“五硫同位素的分析技术优化与临近空间高能粒子示踪”,“SIMS挥发份测试技术研发和锆石的水含量体系研究”,“全球弧火山岩研究揭示地球深部氧循环”以及“青藏高原新生代岩石圈演化与高原表面隆升 2022-11-24

高能粒子能轰掉肿瘤深处“堡垒”

FLASH是一种以超高剂量率照射为主要特征的放疗技术,2018年首次用于临床,该疗法基于目前可用的医用线性加速器linacs,能够提供约6至10MeV的低能电子束。由于低能电子束无法深入穿透机体,这一高效治疗方法目前仅能用于治疗浅表肿瘤。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