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ENS新闻

瑞典选定合作伙伴建造废核燃料最终处置库地下部分

近日,瑞典放射性废物管理公司Svensk Kärnbränslehantering AB(简称SKB)选定瑞士建筑公司Implenia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在福什马克建造废核燃料最终处置库的第一个地下部分。已完成存储库的可视化(图片:SKB)据悉,该项目涵盖多个关键部分,包括通往第一层储藏室的通道、三个用于通风和升降的竖井、一个中心区域,以及主隧道和运输隧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所有隧道深度均达500米。项目规划阶段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随后进入设计和... 2025-06-24

北京谱仪III实验首次观测到Ds到双矢量介子的新衰变模式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粲介子强子衰变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the W-Annihilation Process Ds+→ωρ+ and Measurement of Ds+→Φρ+ in Ds+→π+π+π-π0π0 2025-06-10

美国三家公司获GAIN代金券 加速核能相关研究

今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AiMiLight Sensor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Inc.(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海沃德·泰勒公司(Hayward Tyler, Inc.,位于佛蒙特州科尔切斯特)以及标准核能公司(Standard Nuclear Inc.,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这三家公司获得GAIN代金券,以推进先进燃料、材料和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获得代金券后,这些公司能够借助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综合设施的广泛研究设施与专业知识,推进具有前景的项目,旨在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可靠 2025-06-08

“XMU-HEPS电化学工况表征联合体”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举行签约揭牌仪式

5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和厦门智储大装置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的XMU-HEPS电化学工况表征联合体 (以下简称联合体)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式揭牌成立。此次签约揭牌仪式由多学科中心张静研究员主持。签约揭牌仪式当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董宇辉研究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任斌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智储大装置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景华,厦门智储大装置研究院有限公... 2025-05-29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广核集团第八届科技创新交流会在科学岛召开

 2025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广核集团第八届科技创新交流会在合肥科学岛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主办,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庞松涛,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杰副主任,合肥物质院院长刘建国等参加会议。会议首先分别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广核集团在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报告及合作回顾。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中国... 2025-05-26

欧洲公司将利用核废料为25万户家庭生产100兆瓦电力

近日,法国-荷兰深度科技初创公司Thorizo​​n提出了一种新颖解决方案,旨在应对日益严峻的核废料处理挑战,同时实现清洁能源生产。该公司首席开发官泰特斯·蒂伦斯(Titus Tielens)表示:‘索瑞森一号’将成为未来无碳能源系统的宝贵资产,它能把长寿命核废料转化为稳定、经济且灵活的能源,以此补充可再生能源,这是完成核燃料循环所缺失的一环。Thorizo​​n公司计划建造一座小型模块化熔盐反应堆(MSR)。该反应堆将利用现有的乏核燃... 2025-05-19

国际原子能机构携手多方助力加拉帕戈斯群岛应对微塑料污染

为应对加拉帕戈斯群岛日益严峻的海洋微塑料污染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控制塑料污染的核技术(NUTEC Plastics)倡议与厄瓜多尔海军海洋研究所(INOCAR)、海岸理工学院(ESPOL)展开合作,共同建立微塑料监测和分析能力。来自海外的塑料污染不断被冲刷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上。圣克里斯托瓦尔岛,2019年(图片:F. Oberhaensli/国际原子能机构)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大陆以西约1000公里的太平洋中,以其丰富的亚种范围和独特的进化适应性闻名,素... 2025-04-29

理论家提议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研究新型量子干涉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室贾宇研究员与合作者在粒子物理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首次提出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研究新型量子干涉效应。该成果于4月7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41901)。该研究聚焦于电子-正电子对撞机中双光子融合产生强子的过程,以双光子产生π介子对为基准过程,提出了一类全新的方位角相关观测量。研究发现,由于电子和正电子束流发射的准实光子具有强线性偏振特性,在横向动量依... 2025-04-12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超子Ω-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1964年,盖尔曼(M. Gell-Mann)和茨威格(G. Zweig)提出夸克模型,用于强子(指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束缚体系)分类,盖尔曼因此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 2025-04-11

基于BPNN的EAST托卡马克偏振干涉仪密度反演取得新进展

近日,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硕士生谢小苹同学(指导教师:丁卫星教授、兰婷副研究员)等人将反 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EAST托卡马克偏振干涉仪(POINT)系统的密度反演问题,该研究成果以Neural-network base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nversion for interferometer on EAST tokamak为题,发表在期刊《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上。摘要:该论文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