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新闻
南沙医院核医学病房配备了20张床位,是广东省内核医学科拥有病床数最多的科室,为甲状腺癌术后残余提供了131碘治疗。甲状腺癌术后131碘治疗,可有效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潜在的甲状腺癌转移灶及确定的甲状腺癌转移灶,减低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2022-10-14
F-18 FDG-PET 成像首次被证明可以检测脑瘫(CP) 儿童 MRI 扫描中遗漏的大脑异常。
2022-10-12
光谷同济医院质子诊疗中心由中建三局承建,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在这座仅六层的建筑内,集成了质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磁共振加速器、2米PET和PETMR等一系列射线装置以及核医学病房和各类设备配套工作场所等,设有床位24张,是一座主要服务于大型医疗设备的建筑。
2022-10-11
第二阶段试验的主要焦点是使用“百分位数(CL)量表”,这是一种以可测量单位标准化淀粉样PET扫描结果的方法,分数为100表示“典型”阿尔茨海默病。作者写道,在试验中,患者被认为是完全清楚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24.1 CL,一些患者在24周时达到小于11 CL。
2022-10-11
一直以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 可视化的优点,被认为是核医学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心 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2-10-11
来自波士顿哈佛大学的一组外科医生分析了被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的患者在最初的FDG-PET扫描中肿瘤对放射性示踪剂的摄取。他们发现较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显著较差的存活率相关。
2022-10-09
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碳、氟、氧和氮的同位素:11C、18F、15O、13N) 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带正电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人体内。
2022-10-09
PET/CT检查注射的显像剂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可以参与人体的糖代谢。恶性肿瘤异常增殖具有旺盛的糖代谢,在PET/CT显像中表为高度摄取18F-FDG,明显强于正常组织、并持续存在,这就是18F-FDG PET/CT诊断肿瘤的机制。
2022-10-0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微创获取肿瘤组织的重要手段,配合18F-FDG、18F-FAPI、18F-PSMA PET等功能影像精准识别肿瘤活性区域,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准确率及安全性。PET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适用于肺、肝、肾脏及前列腺等脏器肿瘤病灶的组织获取,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CT引导的效果,是目前极为先进的活检技术手段。
2022-09-30
9月23日,三级公立医院核医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暨普洱市人民医院PET中心建设启动会在普洱市人民医院顺利召开。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