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牵头推进核聚变包层技术开发
10月7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发布消息,正联合学界、国家实验室和产业界顶尖力量,围绕长期制约聚变商用的包层技术展开系统性攻关,推动美国能源部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不断发展的聚变产业深度连接,进一步为众多聚变初创公司扫清核心工程技术障碍。一、核聚变包层:未来聚变堆的核心组件对于公众而言,聚变能源的魅力在于其终极能源的潜力:燃料来源近乎无限、无温室气体排放、本质安全。然而,对于工程师而言,将一个持续运行的小太...
适用不同堆型需求!原子能院成功研制出新型高熵合金材料
高熵合金材料采用多主元元素的设计理念,在成分设计上突破了传统合金设计理念,使材料在具备优秀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展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抗辐照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压水堆、钠冷快堆、铅铋快堆、聚变堆等堆型核心构件的备选材料。
汗液中的健康密码:重离子辐照技术助力创新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传感器
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重离子,辐照聚碳酸酯(PC)薄膜并在其内部形成平行排列的柱状损伤区域,再利用紫外灯敏化以及化学蚀刻的方式在薄膜上制造大量纳米尺寸孔道,最终得到具有直通孔道的纳米多孔 PC膜。
诱变育种|韶也:新法选育优质稻的“追梦人”
随着团队发现通过重离子辐照诱变高效创制变异的可能性,韶也和同事们又面临一个难题——国内只有一个实验室具备条件,能分给团队的诱变时间非常稀少。2020年,在袁隆平院士的帮助下,团队申请到充足的重离子束流,完成了近10万粒种子的辐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