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SPECT/CT对心脏淀粉样变性的成像优于单独SPECT

2023-03-17 09:04     来源:汇佳生物     放射性示踪剂PET/CT
根据3月1日发表在《核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SPECT/CT融合成像通过减少假阳性,在心脏淀粉样变性成像方面比单独SPECT具有显著优势。

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Sheikh Shakhboot医疗城的Zainab Al Taha博士领导的一个小组,在一个为期三年的成像质量改善项目中比较了这些方法。他们发现SPECT/CT的加入消除了所有假阳性研究。

Al Taha和同事写道:“我们建议,在资源可用的情况下,SPECT/CT融合应该成为护理成像的标准,因为它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总体诊断准确性方面具有非常有效的影响。”

心脏淀粉样变性(也称为“僵硬心脏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是由错误折叠的纤维淀粉样前体蛋白沉积物取代了正常的心肌。这阻碍了心肌有效泵血的能力,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使用心脏放射性示踪剂(锝-99m焦磷酸)的平面和SPECT核成像技术是诊断该疾病的标准方法,但受到“致命弱点”的限制,即心脏左心室(LV)腔中的过度血池摄取,削弱了示踪剂在成像中的显示,并总是导致高比例的假阳性或不明确的研究。

(A)三小时平面成像被解释为“ATTR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不明确”。对平面图像的视觉评估进一步表明,与肋骨相比,心肌摄取相对较少。(B) SPECT单独显示左心室(LV)呈空腔,在融合的CT图像上显示间隔壁增厚。还要注意,在SPECT/CT融合成像中,左室壁的下侧缘没有显示任何放射性示踪剂摄取。SPECT/CT将该病例从“不明确”重新分类为“无提示性”。图片和说明由《核心脏病学杂志》通过CC BY 4.0提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假设,将解剖CT成像加入SPECT可以减少可疑和假阳性结果的数量,从而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该小组对176名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进行了影像学分析;在全部患者队列中,有35例可疑病例,32例“强烈提示”病例,109例未提示疾病。所有患者都使用混合SPECT/CT扫描仪进行成像。

对于最初仅接受SPECT的患者,增加SPECT/CT融合后,导致73%的病例重新分类。该小组还发现了以下情况:

100%的疑似病例被重新分类为“不提示”或“强烈提示”。

73%的“强烈提示”病例被重新归类为“不提示”;8个“强烈提示”病例被确认为真阳性。

13例非提示病例在患者接受SPECT/CT融合检查后仍为阴性。

作者还发现,在一开始就使用SPECT/CT融合的病例中,当这些病例作为对照组重新处理时,没有对任何病例进行重新分类。

他们在报告中说:“增加SPECT/CT成像,减少了假阳性或不明确的研究,并增加了测试的诊断准确性。”

推荐阅读

研究:PET/MRI模型可能有助于追踪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方法是基于一种人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报告酶。这是通过基因手段在小鼠血管肌细胞中特异性产生的。它会导致放射性物质PET示踪剂在这些细胞中积聚。 2023-03-23

89Zr多克隆扩增的人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放射性标记物对体内细胞的中长期追踪

体内PET/CT成像结果表明,89Zr-Tregs最初符合静脉注射细胞的预期表现,即它们在给药1小时后积聚在肺部,在之后的一天内它们中的大部分在肺部清除,并在体内其他地方重新分布,有趣的是,Treg在骨骼中的积聚出乎意料之外。 2023-03-20

新型PET放射性示踪剂成功检测出多种癌症,为新的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提供了潜力

一种新的放射性示踪剂68Ga-FAP-2286,已被发现比最常用的核医学癌症成像放射性示踪剂18F-FDG更有效。在《核医学杂志》3月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68Ga-FAP-2286对多种癌症类型的原发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00%,而18F-FDG的检出率仅为80%。68Ga-FAP-2286在检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中也更有效。 2023-03-19

核医学科的“弹药车间”,医用回旋加速器都有哪些临床应用?

近年来,PET/C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不断增加,多种新型分子探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标记各种分子探针所需的医用正电子核素如氟-18(18F)、碳-11(11C)、氮-13(13N)及固体靶核素铜-64(64Cu)、锆-89(89Zr)、碘-124(124I)等的半衰期一般都很短,需要医用回旋加速器即时生产制备。 2023-03-15

各方聚力助推广东核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对大多数人来说,核医学陌生而又神秘。简言之,核医学是通过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无创、精准、靶向性的应用。由于能在更早期精准洞察疾病分子层面信息,核医学在临床诊断中受到医学界的肯定。 2023-03-1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