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技术装备
辐照加工
电子加速器
仪器仪表
核分析技术
同位素
辐射防护
产业应用
安防领域
农业领域
环保领域
医学领域
食品领域
工业领域
军工领域
国际视窗
专家观点
产业经济
园区项目
公众科普
产业活动
视频
辐照地图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一起参观FASER! 人类首次直接观测到对撞机产生的“幽灵粒子”--中微子!
2023-03-24 14:03 来源:中科院高能所
大型强子对撞机
中微子流
腾讯云提供技术支持
播放
播放
静音
0:00
/
0:00
加载完毕
: 0%
进度
: 0%
媒体流类型
直播
0:00
播放速度
2x
1.5x
1.25x
1x
, 选择
0.5x
1x
节目段落
节目段落
描述
关闭描述
, 选择
字幕
字幕设定
, 开启字幕设置弹窗
关闭字幕
, 选择
音轨
全屏
This is a modal window.
视频因格式不支持或者服务器或网络的问题无法加载。
Error Code : 4
Error Type : MEDIA_ERR_SRC_NOT_SUPPORTED
关闭弹窗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文字
Color
白
黑
红
绿
蓝
黄
紫红
青
Transparency
不透明
半透明
背景
Color
黑
白
红
绿
蓝
黄
紫红
青
Transparency
不透明
半透明
透明
视窗
Color
黑
白
红
绿
蓝
黄
紫红
青
Transparency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字体尺寸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300%
400%
字体边缘样式
无
浮雕
压低
均匀
下阴影
字体库
比例无细体
单间隔无细体
比例细体
单间隔细体
舒适
手写体
小型大写字体
重启
恢复全部设定至预设值
完成
关闭弹窗
结束对话视窗
推荐阅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和ALICE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项目负责人张华桥研究员汇报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和ALICE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课题组长赵京周、班勇、殷中宝和各子任务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的组织管理和子任务实施计划。项目针对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和ALICE探测器升级计划,通过承担高辐照区域多个新型粒子探测器升级项目,发展五维高粒度硅量能器、高速触发电子学、高计数率大面积GEM探测器、高精度晶体时间探测器、柔性硅像素探测器及采用硅像素探测器的高位置分辨量能器等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2023-04-20
新实验探索宇宙中微子的起源
“这些能量真的很难想象,”阿尔伯塔大学的物理学家兼助理教授胡安·巴勃罗·亚内兹·加尔扎说,“当你考虑到如何在实验室中加速粒子,比如大型强子对撞机,并插入宇宙中的典型磁场时,就会意识到,你需要一整个星系大小的‘加速器’来激发中微子。”
2023-04-07
粒子对撞机内首次探测到中微子
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理解,还有助揭示行进较长距离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宇宙中微子,为管窥遥远宇宙打开一扇窗。
2023-03-22
广东省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调研江门中微子实验室
要围绕大科学装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大力支持国际科研合作,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环境,属地政府要积极支持实验室建设,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运用。期待江门中微子实验顺利完成剩余安装任务,并早日产出系列原始创新重大科研成果。
2023-03-21
从深水中遥望深空 求解宇宙线“身世” 中国科学家酝酿在千米水下建造大型望远镜
继在海拔4410米建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并发现银河系内存在大量“高能宇宙加速器”后,如今中国科学家又将目光投向了海拔负几千米的深海或深湖。
2023-03-17
阅读排行榜
01
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磅发布
02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持续完善核聚变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03
北大团队提出半监督多模态医学图像分割新方法
04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在白俄罗斯开设首家海外增材技术中心
05
秦山核电基地和福一号医用同位素锶-89成功出堆
06
核威慑|美军高级将领称中国可能很有能力对美国进行突发核打击
07
中科离子超导质子系统完成注册检验,国产抗癌利器加速落地
08
Rosatom推进核聚变研究,希望见证人造太阳梦想成真
09
中国核聚变发展蓝图:2050年实现商用发电,助力‘双碳’目标
10
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