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新的轴矢量奇异偶素粒子

2025-05-21 09:01     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谱仪 北京谱仪大型强子对撞机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奇异偶素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观测到一个新的轴矢量奇异偶素粒子,并命名为X(2300)。该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an axial-vector state in the study of the decay”为题发表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91901 (2025))。

奇异偶素态是由奇异夸克(s)与其反夸克(s_bar̄)构成的束缚态,与强相互作用中的色禁闭密切相关,在理解低能区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奇异夸克是连接轻味夸克(u、d)与重味夸克(c、b)的关键桥梁,奇异夸克偶素为探索量子色动力学在微扰与非微扰过渡能区的性质提供了重要实验平台。然而,相较于重味夸克(c、b)偶素研究的丰硕成果,奇异夸克偶素的研究仍存在显著不足:一方面,传统奇异偶素激发态的观测证据有限;另一方面,包含奇异偶素的奇特强子态(如混杂态、多夸克态等)的实验观测数据仍然匮乏。系统探索奇异夸克偶素不仅对完善强子谱学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检验和发展低能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有重要作用。

BESIII合作组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收集到的27亿个衰变事例,通过对衰变的分波振幅分析中,首次在不变质量谱中发现质量约为2.3的轴矢量粒子X(2300)。该粒子被认为可能是奇异偶素激发态或奇异四夸克态的候选者之一。该项研究成果是近期BESIII在奇异夸克偶素研究方向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2024年12月,BESIII实验曾在衰变研究中,首次在

不变质量谱上观测到轴矢量粲夸克偶素。结合BESIII实验确认的奇异夸克偶素 h₁(1415)和X(1750)等,表明BESIII在奇异偶素研究方向取得了系统性进展,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奇异偶素谱。

这一成果主要由郑州大学张亚腾研究员带领硕士生葛玲与河南师范大学宋娇娇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莹春副教授、鄢文标教授、彭海平教授以及高能所房双世研究员等BESⅢ合作组成员共同完成。BESIII实验和研究成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的资助与支持。



推荐阅读

ALICE合作项目报告LHC中铅转化为金量化测量结果

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期刊》的一篇论文中,ALICE合作项目公布了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对铅转化为金进行量化测量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为相关物理领域带来了新进展。ALICE 探测器图片(图片来源:CERN)将铅转化为金曾是中世纪炼金术士梦寐以求之事,即所谓的金炼探索。铅为暗灰色且相对丰富,密度与黄金相近,而黄金因色泽美丽、稀有备受追捧,早期人们曾试图通过化学方法实现两者转化,直至后来才明白铅和金是不同化学元素,化学方法... 2025-05-09

大型强子对撞机反物质研究再获突破,反超氦-4证据现身

近日,反物质研究领域传来新进展,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相关实验取得重要成果,在高能粒子碰撞中发现了已知最重原子反核的证据,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反物质的认识。2024年,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STAR合作组的研究人员曾报告,他们短暂地创造了迄今为止最重的反物质核——反超氢-4,一度在此类研究记录上领先。然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凭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的实验,将纪录再次刷新,成功制造出更重的反物质核——反超氦... 2025-04-27

兰州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基于BESIII数据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栋青年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合作,在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该成果基于中科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的北京谱仪III(BESIII)探测器获取的实验数据完成。1964年,盖尔曼(M. Gel 2025-04-21

ATLAS合作项目在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研究上取得进展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TLAS和CMS合作组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为理解宇宙运作方式开启了新窗口。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神秘场的存在,基本粒子通过与该场相互作用获得质量,该过程受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支配。尽管该机制于1964年首次提出,但仍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最不为人知的现象之一。为探索这一关键机制,物理学家需要大量高能粒子碰撞数据。展示一个候选事件:通过矢量玻色子散射产生两个W+玻色子,随后它们衰变为两个μ子和两个&m... 2025-04-12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超子Ω-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1964年,盖尔曼(M. Gell-Mann)和茨威格(G. Zweig)提出夸克模型,用于强子(指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束缚体系)分类,盖尔曼因此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 2025-04-11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