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四国电力公司宣布,已在伊方核电站内启动“干式储存设施”运行。该设施将乏燃料储存于容器中,以空气冷却,并作暂时储存,直至乏燃料被运送至青森县六所村后处理厂。
伊方核电站每年产生约35至40组乏燃料,此前主要采用水下冷却和储存(湿式储存)方式。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期间,干式储存方式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得到验证,且获核规制委员会广泛推荐,电力公司正积极推广此方式。
目前,伊方核电站3号机组(压水堆,138万千瓦)处于运行状态,1号和2号机组已退役。2020年9月,该核电站获批准将反应堆安装改造成现场安装干式储存设施,并于2021年11月动工。
现已投入运营的干式储存设施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东西约40米、南北约60米、高20米,储存容量相当于45个干式储存罐,最多可储存约1200个燃料组件。所使用的干式储存罐具备密闭、防止临界、屏蔽和散热四种安全功能,还可作为运输容器,便于将乏燃料运出电厂。
四国电力公司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一切可能措施确保更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