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碳”路先锋,打通国产碳-14商用交付“最后一环”

2025-07-11 08:39     来源:中国同辐     碳-14
近日,首批商用堆照碳-14同位素产品从中核秦山同位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秦同)正式交付客户,迎来核技术应用产业重大突破。中核秦同承担着打通国产化碳-14同位素供应全链条“最后一环”,高效完成生产基地建设,圆满完成棒束运输、靶盒解体、干馏提取、质量检验等重点工作,为我国碳-14同位素实现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到市场化供应的全产业链贯通贡献力量。

从2022年12月中核秦山同位素基地正式开建,到2024年11月取得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再到开启同位素生产,最终实现首批产品正式交付,在中核秦同奋力实现同位素自主化供应的征程中,有这样一支队伍:面对紧张的工期、产线调试难度大、技术难题众多、国内可借鉴经验少等重重挑战,“碳”路先锋党员突击队全体成员不畏困难、勇挑重担,以奋斗之姿攻坚克难,奋战在碳-14生产检验一线,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碳路”篇章。

中核秦同碳-14产品

争分夺秒,高效安全

变压力为动力

“碳-14已出堆,接下来就看我们秦同的了。虽然碳-14半衰期长达5000多年,没有原料短期衰变的紧迫,但是早一天建成同位素基地,早一天生产出高品质碳-14产品,就能让国产碳-14产品早一天惠及民生,这激励着我们将压力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动力……”繁忙的生产线调试现场,突击队成员许浩飞的一番话倒出大家的心声。

面对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陌生设备、工艺流程和参数,该如何加快30多套设备调试、近百多项详细工艺参数确定的进度?那就实行“分配到人、现场学习、专人跟进”,将涉及到设备调试、工艺设备分配到每个队员,压担子、明责任、促成长。白天,他们在施工现场紧跟设备安装,协调安装进度的同时严格把控安装精度,依据图纸容不得丝毫差错。晚上,大家又化身“学习达人”,一起钻研技术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弄清每一个工艺细节。

临近产线热试节点,某关键设备调试出现氮气浓度无法达到设计指标的问题,这事关产品生产质量,容不得一丝马虎。队员们连续数天加班加点扎根现场进行问题排查,从管路结构到控制系统,从试验设计到现场操作,一点点排查,一项项论证,最终发现厂家设计的氮气置换方式存在缺陷,经过反复沟通和技术攻关,圆满解决这一问题,确保项目按节点要求高效推进与持续衔接,全面完成了中核秦同自主设计、建设的国内首条百居里级碳[14C]酸钡工业化生产线建设,为后续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复验证,攻坚克难

化问题为经验

2024年12月,碳-14首次冷态工艺研发转热态试生产正式开始。相比冷态试验的“模拟作战”,热态试生产才是“真枪实弹”的攻坚战,考验着辐射状态下设备和人员队伍的战斗实力。然而,首个辐照出堆的碳-14靶件切割后氮化铝靶料取出率只有约50%的“成绩单”,让突击队在操作间集体沉默了。简单来说就是“种了一亩地,只收上来五成粮”,而且耗费时间是预计时长的3倍多。这可不行!面对冷态调试过程中未曾出现的状况,在调试期间练得身经百战的队员们沉着应对,他们深知热态试生产本身就是寻找问题并解决的过程,并立刻启动原因分析、寻求解决之道:经过反应堆照后的靶料性质与冷态相差较大,原来的倒料机不能适应,需要及时整改。突击队员汲取经验教训,多次开展取料装置的优化讨论、重新设计,最后成功改进取料方式,自主设计改良的取料装置成功实现取出率超90%以上。

而首次试生产产品比活度偏低,才是让突击队员们不断思索、全力攻坚的“硬骨头”。比活度是衡量碳-14产品性能和用途的关键参数指标,直接影响产品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为找出比活度偏低的原因,技术人员对工艺过程每个环节的碳-12引入以及对涉及的各项原料物资逐项分析排查,形成了多个排查方案,质检人员加班加点开展产品及原料检验并优化检验方法。经过三个月多批次的生产优化-检验比对-分析改进“循环提升”,产品比活度从最初的218mCi/g逐步提升到300mCi/g,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交付上市的条件。

勇挑重担,不负众望

由质疑变赞许

这支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6岁,大多是2023年、2024年初入核技术应用领域的职场新兵,能否承担起碳-14生产的重任呢?突击队成员们无暇回应这些质疑的声音,心无旁骛投入到同位素各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中,积极参加各项培训,顺利取得各项操作资质;到兄弟单位、设备厂家学习取经,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开展“传帮带”,经验丰富的骨干成员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队员,帮助他们快速实现从“新兵”到“尖兵”的转变;他们一起在碳-14生产岗位上感受过“最美海上日出”、聆听过夜深人静时思路的交流碰撞、迎接2025年新年钟声……,他们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证明,这是一支技术过硬、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堪当大任的同位素精锐队伍。

在碳-14国产化的征程中,“碳”路先锋党员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碳路”上的先锋,是青年成长的榜样,为加快同位素国产化进程,助力“健康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这支党员突击队也将继续发扬拼搏奋斗、刻苦攻坚的精神,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再创佳绩,追求卓越,为推动我国的核技术应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推荐阅读

经合组织核能机构:全球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发展态势向好但存挑战

经合组织核能机构最新版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仪表板显示,截至2025年2月,全球对SMR兴趣浓厚,有51个SMR设计处于预许可或许可流程中,开发商与场址所有者间开展了85场积极讨论。(图片:OECD NEA SMR 仪表板)美国国家能源局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仪表板列出127种SMR设计,较上一版98种有所增加。自2024年版以来,获至少一项资金来源或承诺的SMR设计数量增加81%,目前有7种设计正在运营或建设中,大量项目有望实现同类首创部署。(图片:OECD NEA SMR 仪表板)... 2025-07-25

原子核质量测量揭示新质子幻数出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在硅-22中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相关成果于7月2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当原子核的质子数或中子数为2、8、20、28、50、82、126时,原子核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20世纪40-50年代,物理学家梅耶(M. G. Mayer)和简森(J. H. D. Jensen)等... 2025-07-25

一代光源四代光源接力 只为“跑”出更多好成果

目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15条光束线站已全部出光,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并启动试运行。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第二十九届用户学术年会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用户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HEPS工程总指挥潘卫民介绍了这一最新进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供图)研讨会上,BSRF、上海光源及中国散裂中子源等装置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过去一年的运行和开放情况。用户代表也分享了科研成果,并提出了未... 2025-07-24

我国科学家给快中子射线戴上“高清眼镜”

给快中子射线戴上高清眼镜,让它看得更清楚。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透明玻璃材料。该材料能显著提升快中子成像的清晰度,使其达到当前报道的世界最高水平,从而为大型设备体检技术带来革命性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快中子射线能量高、穿透力特别强,是探查飞机发动机、航天部件等大型设备内部结构和隐蔽缺陷的利器。但是,它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一直上不去,就像... 2025-07-24

核能安全所提出超稀溶胶中实现高稳定SERS定量检测新方法

近日,核能安全所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在超稀溶胶中通过溶剂洗涤和氯离子取代制备清洁开放悠悠球形纳米颗粒的新策略,实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定量检测。该成果以"Clean and open yo-yo-shaped nanoparticle with large and sensitive hot sp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in ultra-dilute colloids"(基于清洁和开放空间纳米结构的SERS定量分析)为 2025-07-2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