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评估(IRRS)。来自IAEA以及英国、巴基斯坦、法国、俄罗斯等多国核安全监管部门的25位资深专家,依据IAEA安全标准对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全方位同行评估。
IRRS评估是IAEA的权威同行评估机制,旨在协助成员国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评估期间,国际专家通过现场面谈、设施考察、报告讨论、政策咨询等环节,重点考察中国在核电厂安全审评、放射性废物管理、核应急响应等领域的监管体系建设情况,并推动中国核安全监管经验的全球共享。
评估组充分肯定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成绩,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对标实施IAEA安全标准,认为“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是坚实、有力、可靠的监管机构,在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建立有效完善的核安全监管体系以及培育健康的核安全文化方面持续取得显著进展”。
评估期间,IAEA副总干事艾尔维乌、评估组组长马克·福伊、副组长法赞·曼苏尔以及评估专家参观了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先后参观了历程馆、科技馆、核安全大数据平台、核安全软件共享中心、“华龙一号”模拟机及热工水力实验室等重要设施。
历程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四十年成绩斐然
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历程馆,严天文主任介绍了国家核安全局四十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这些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奠定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体系的基础。历程馆不仅记录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光辉历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取得的骄人成绩。
在核安全监管四十年展区,福伊组长特别提及2014年在华参加中国核安全监管三十年重要活动——IAEA第三届技术和科学支持机构大会。当曼苏尔副组长看到中巴核安全合作展览时,感谢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自巴基斯坦核电起步以来持续多年为巴方提供技术援助,为巴基斯坦核电安全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评估专家在历程馆了解到,国际合作是核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核安全监管征程的“启明星”。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作为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的技术支持机构,承担了多次重大国际合作活动。无论是2004年、2014年、2024年中国核安全监管二十年、三十年和四十年之际承办的IAEA核设施安全专题国际大会、IAEA第三届技术和科学支持机构大会和国家核安全局—经合组织核能署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交流会,以及IAEA协作中心和中巴核安全合作中心成立等标志性事件,都充分展现了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作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持国家队的使命担当,以及在提高中国核安全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历程馆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看到核安全监管体系展区的“四梁八柱”时,副总干事艾尔维乌笑着回应:“这也正是IRRS的评估要素!”
科技馆:生动展品构筑零距离公众沟通驿站
步入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科技馆,讲解人员向评估专家介绍了建设科技馆的初衷。国家核安全局高度重视提升公众核安全科学认知水平。自2024年面向公众开放以来,该馆承办了4·15国家安全日、“小荷之声”、六·一儿童节、学校科普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公众提供了新颖生动的核与辐射知识普及教育的线下课堂,拉近了公众与“核”的距离。评估专家对于科技馆在公众宣传和沟通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赏,也看到了中国在公众沟通中的良苦用心。IAEA专家表示可与中方共同开展提高公众核安全科学认知合作。
一手数据:基础科研夯实监管基石
评估专家参观了核安全试验验证中心、核安全设备及材料性能中心和辐射环境监测及应急中心的相关试验设施。
核安全试验验证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全范围模拟机、多用途小型水堆综合安全系统验证试验台架和低压热工水力基础研究试验台架等设施,表示正在与经合组织核能署探讨利用这些设施开发国际联合研究项目和国际培训项目。
核安全设备及材料性能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正积极推进核设备及材料性能验证、无损检验、厂址与构筑物极限安全等实验室建设,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核安全设备鉴定等工作,提升核安全关键设备材料监管能力。
辐射环境监测及应急中心负责人引导评估专家参观了加速器质谱仪、高纯锗γ能谱仪、低本底液闪谱仪等先进监测设施。IAEA官员表示,作为IAEA环境放射性测量分析实验室(ALMERA)网络成员,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技术实力雄厚,期待今后在与IAEA的合作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数智化:创新技术赋能核安全监管审评
在参观核与辐射应急平台、核安全软件共享中心、核安全大数据平台等设施时,评估专家不断感叹中国核安全监管数智化应用已引领世界潮流。
核与辐射应急平台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集成机组监控、事故后果评价、气象数据采集处理、辐射监测网络、决策支持系统、核设施综合数据库、法规标准数据库和应急指挥等八大功能,可通过应急专网连接所有在运核电厂、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6个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等单位。
严天文主任在介绍软件共享中心时表示,该中心不仅促进了国内业界基准题的开发,也可以成为国际同行共享核安全验证软件的平台。
在参观核安全大数据平台时,平台负责人着重介绍了设计与安全评价、建造与运行安全、核安全设备、燃料数据、环境与辐射安全和知识管理六大板块的核心功能和价值。该平台收集了国内外重要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研判重点、难点、共性问题,实现行业经验共享、对核电项目高效审批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评估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核安全监管数智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中国核安全监管效率,当之无愧成为本次评估良好实践。
研发基地:核心功能保驾全链条支撑体系
作为本次IRRS评估的技术承载平台,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依托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和专业环境,凭借“三中心一摇篮”的战略定位(技术审评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为评估提供全维度支撑,首次系统面向国际展示依托研发基地打造的五大软实力高地(精神文化、技术研发、战略研究、人才凝聚、事业传承),凸显其作为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心技术支撑平台的关键作用,也标志着中国核安全监管体系现代化建设成果通过国际系统性检验。
六大能力中心协同发力:核安全试验验证中心、核安全软件共享中心等六大能力中心全面开放,33个实验室联动运行,为国际专家提供设备材料性能分析、辐射监测技术验证、核电大数据价值挖掘等关键技术实证场景。作为我国核安全监管技术研发与创新的策源地,研发基地积累的科研成果、最佳实践经验及人才培养机制,将成为向国际专家展示中国监管体系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窗口。
软硬实力双重保障:为做好此次全范围IRRS评估工作,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推进核安全监管现代化为目标,汇聚先进研发设施、专业数据库及资深技术专家团队,为评估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细节核查、法规标准对标及监管实践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实证支持。
IAEA指出,IRRS自评估报告等预先参考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IRRS评估组对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评估结论。在部机关指导下,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组建涉及15个业务部门、120余人的IRRS工作专班,历时九个半月完成自评估报告等46项预先参考材料中英文版本共计4400多页、200多万字资料的编制整理,并提前两个月正式提交IAEA,为IRRS评估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评估期间,IRRS工作专班深度参与现场面谈、设施考察、报告讨论、政策咨询、材料编制等重要环节,为中国接受IRRS评估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同时,研发基地为评估活动提供了国际一流的会议、研讨及技术支持空间,后勤保障团队日夜奋战、精益求精,确保评估流程高效顺畅。
实至名归:三项良好实践彰显监管现代化实绩
经过为期两周的深度评估,评估组一致认为中国核安全监管的三项良好实践可供国际同行学习借鉴:一是组织核工业产业链各方高层代表定期就国内外核安全发展情况开展交流,确保全行业同频共振、一致推动核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二是积极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核监管效率、安全性及创新性;三是利用大数据和实时监测技术开发多个集成数据平台,通过提升安全信息分析能力强化监管,支持监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做出及时、有效决策。
此次IRRS评估在研发基地举办,进一步体现了其作为我国与国际核安全界进行高水平专业交流与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作用,促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经验共享。此次评估结论将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国际视角的专业建议。作为此次评估的核心承载平台,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的功能与贡献将贯穿评估始终,既展现了中国保障核安全的科技实力与开放态度,也将有效提升中国核安全监管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