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积极推进聚变能安全、创新、国际化开放发展

2025-10-18 16:33          核聚变

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正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如何深化聚变能领域国际合作?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中国意义几何?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

聚变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问:什么是聚变能?应如何深化该领域国际合作?

答:聚变能与裂变能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原料资源丰富、放射性污染低、固有安全性好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人类要利用好核能,就更需要实现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一要深化产学研合作,赋能聚变能国际化协同共创;二要构筑基础研究合作平台,赋能聚变能国际化聚力共建;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赋能聚变能国际化开放共享。

积极推进聚变能安全、创新、国际化开放发展

问:如何携手解决聚变能商业化面临的问题?

答:聚变能技术正在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和商业应用的目标加速迈进。近年来,中国先后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将可控核聚变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前瞻部署聚变能等未来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当前,聚变能商业化还面临等离子体稳态燃烧等科学和工程难题,以及产业链供应链成熟性、经济可承受性的产业生态建设问题。在聚变能商业化过程中,中国将践行四大全球倡议,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是加强科学研究,夯实创新基础;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安全保障;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交流互鉴;四是完善治理体系,汇聚全球合力,积极推进聚变能安全、创新、国际化开放发展。

全球首个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中国

问: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中国意义几何?

答: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成员国的机构、部门或机构内实验室签署正式协议的指定实体,协作中心机制侧重研究、开发和培训。

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的核领域专家、学术组织及企事业单位深化聚变技术协作。这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深化开放创新合作,推动聚变能国际化共创、共建、共享,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聚变能更好造福人类。

为全球聚变能发展与成都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问:协作中心未来将如何发展?

答:协作中心将从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产业牵引等方面,为全球聚变能发展与成都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学术交流方面,协作中心将推动成都引入国际顶尖研究力量、汇聚高端学术资源,重点加强青年科学家跨国交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科技创新领域,协作中心将促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高效协同,充分发挥“中国环流三号”等大科学装置的平台作用,加速聚变能领域重大技术攻关与原创成果孵化。

产业牵引层面,协作中心落地将吸引聚变能领域重点企业向成都集聚,推动当地构建覆盖超导材料、第一壁材料、偏滤器、聚变设备的全链条产业布局,为可控聚变未来产业新赛道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加速全球聚变能商业化进程。



推荐阅读

国内首个核技术利用领域环境标准9月起正式实施,放射性废物管理迈入规范化精细化阶段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标准《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这是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联合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承担编写的首个核技术利用领域环境标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表示,《规范》是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再加固。《规范》直面核技术利用领域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痛点与挑战,为放射性废物库安全、稳定、规范运行提供操作手册,不仅让看不... 2025-10-18

2050年实现核聚变商业发电,中国走到了哪一步?

核聚变想要实现商业化发电需要经历六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10月14日于成都举行的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开幕式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称,实现核聚变能最终的商业化运用,需要经历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六个阶段,目前中国已走到了燃烧实验阶段。目前我们燃烧等离子体的参数条件已经具备了。在本次两... 2025-10-15

彭先觉院士:集中优势力量加速开发聚变能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表示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核能凭借其能量密度高、资源储备足、规模化潜力大、容易实现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基荷能源,其中,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是我国先进核能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有望率先实现聚变工程能量增益,引领先进核能开发。彭先觉院士指出,聚变能源开发可能重塑全球能源发展格局,但开发机遇与技术挑战并存。当下正处于从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再到商业应用的发展转折点,... 2025-10-15

单忠德:贯彻实施原子能法 推动原子能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征程

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下称原子能法),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原子能事业发展和核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强调完善核领域法规体系十分重要,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颁布出台原子能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 2025-09-30

Rosatom推进核聚变研究,希望见证人造太阳梦想成真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总经理阿列克谢·利哈乔夫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他期待人类能在其有生之年见证人造太阳的梦想成真。利哈乔夫说:我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点亮人造太阳的梦想迟早会实现。我真诚地希望,不仅你们这一代,而且我们这一代,都能看到它。人造太阳是核聚变研究的终极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模拟太阳的能量产生机制,为人类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中国在这一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其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于2006年投入... 2025-09-26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