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东莞市BNCT投入运行,国产首台直线型射频四极场硼中子俘获治疗(RFQ-BNCT)系统

2025-08-20 08:41     来源:细说核物理     BNCT 硼中子俘获治疗 核医学硼中子俘获治疗

2025年8月5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应用国产首台直线型射频四极场硼中子俘获治疗(RFQ-BNCT)系统,完成了一例复发鼻咽癌患者的BNCT全流程治疗。BNCT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精准放疗新技术,通过将富含10B稳定同位素的硼药富集于肿瘤细胞内,再以慢热中子束照射诱发10B(n,α)⁷Li核裂变反应,在肿瘤细胞内释放高线性能量的α粒子与锂核,实现“点对点”式的强杀伤,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非常有限。

BNCT针对传统治疗(如X射线、手术)难以根治的癌症(如脑胶质瘤、头颈癌、黑色素瘤)具有显著优势。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的多方支持下,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中国散裂中子源)、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进国产BNCT设备的引入与临床实践。

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坐落在中国东莞松山湖,是由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组建成立的专门从事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中国国家“973”计划支持下启动BNCT相关研究,积累了离子源及射频四极加速器(RFQ)的设计与制造经验,为国产BNCT设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2012年1月,高能所团队提出研发BNCT设想,并启动治疗端设计与关键技术研发工作。2014年8月,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设计方案技术评审会在高能所东莞分部召开。2018年3月,珠江人才计划团队项目“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肿瘤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获批,加速器由北京运至东莞分部。2019年12月,BNCT实验装置正式进入安装调试环节,加速器与治疗端联合调试,首次产生中子束流。2020年8月,成功研制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BNCT实验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展BNCT临床设备的设计和研制;并开展小动物实验,启动临床设备的研制工作。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与高能所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推动BNCT设备及其技术的开发、临床试验以及产业化;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启动硼中子俘获治疗合作开发项目。

2021年12月,国科中子医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22年12月,国科中子首台BNCT主设备成功入驻东莞市人民医院。2023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心大楼落成;

2025年2月,注射用硼[10B]法仑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025年3月21日,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临床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设备检验报告交付仪式在东莞市人民医院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BNCT设备顺利通过三类医疗器械检验。2025年7月2日,NMPA公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6号),有14款产品进入创新通道,其中有,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  


推荐阅读

第四届国际核医学大会“核医学2025”12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启幕

为庆祝核工业诞生80周年,第四届国际核医学大会核医学2025将于12月11日至13日在圣彼得堡盛大举行。此次大会聚焦核医学领域前沿,成为该领域今年备受瞩目的重要盛会。大会内容丰富多元,将重点围绕远程医疗技术、人工智能在专科医疗机构的应用、核医学科室设计与组织,以及放射性药物合成与生产技术设备研发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12月11日,俄罗斯科学院进化医学与医学遗产主席团将召开会议,顶尖核医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放射免疫疗法和&alpha... 2025-11-20

从前列腺癌到神经内分泌瘤:一个叫“PSMA”的靶点正在改变癌症治疗

在对抗癌症的战争中,最关键的突破往往来自于我们对癌细胞独特标记的发现。对于前列腺癌,尤其是凶险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一个名为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靶点,彻底改变了诊疗局面,成为近年来肿瘤学界最闪耀的明星之一。PSMA是什么?PSMA是一种大量存在于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尤其在晚期和耐药的患者中,其表达水平会异常升高。更妙的是,它在正常组织和其他器官中分布极少。这使它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靶子,让我们可以设计... 2025-11-19

英伟达利用AI技术助力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与癌症治疗

2025年11月17日,英伟达开发者官网发文,重点介绍了其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协研科学家系统攻坚惯性约束核聚变假设生成这一挑战。一、AI协研科学家AI重塑科学研究与创新,可帮助科学家生成、总结、整合和分析数据,发现易忽视的数据模式与关联,提出新假设。AI协研科学家的定义:这是一个协作式、多智能体AI系统,旨在作为虚拟科研伙伴,协助研究人员生成、审查和完善新颖的科学假设、研究提案和实验计划。核心能力:该... 2025-11-19

中国同辐助力随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项目启动

近日,中国同辐、原子高科代表一行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专家组抵达随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项目现场调研和项目启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候任主任委员石洪成教授、副主任委员徐白萱教授、常务委员姚稚明教授、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兰晓莉教授、委员及PET学组副组长朱小华教授、青年学组副组长康飞教授、青年学组委员朱元凯教授以及随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春华,随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2025-11-14

中核高能(天津)装备有限公司与中珠医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促核医疗发展

11月13日,中核高能(天津)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高能)与中珠医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珠医疗)在珠海中珠医疗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同辐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军旗、执行董事马晓宇,中珠医疗董事长陈旭、总裁麻华等领导出席见证签约。中核高能党委书记尹红玉与中珠医疗副总裁司培超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布局核医疗领域,推动核医疗产业普惠民生。中珠医疗董事长陈旭对双方的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双方... 2025-11-1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