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国际托卡马克物理活动(ITPA)专题组中方成员工作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会议由科技部核聚变中心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承办。ITPA协调委员会及专题组中方成员、特邀专家等7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
核聚变中心王敏副主任主持会议并作ITPA总体情况专题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学院庄革教授代表ITPA协调委员会中方成员作工作报告。随后,ITPA下设七个专题组的中方联系人分别汇报了各组的参与情况、研究进展、当前难点及后续计划。我系张彦增、刘阿娣、蔡辉山、兰涛、毛世峰、刘子奚、周楚、谢锦林等多位老师经推荐成为ITPA各专题组中方成员。
本次会议全面回顾了ITPA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中国参与ITPA的进展与成效,并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该平台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核聚变中心主任王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ITPA对推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实施、协调全球托卡马克研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方科学家积极参与各专题组活动,有效推进了核聚变物理研究,同时锻炼了科研队伍。她强调,后续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在ITPA中发挥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核聚变能事业发展。
相关背景: ITPA是为ITER装置设计、建设和未来研究计划开展的国际聚变研究活动,参与方包括ITER计划的七个成员方(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及与ITER组织签署合作协议的澳大利亚。在国家ITER计划专项支持下,中国参与ITPA联合实验的比例持续提升,部分青年科学家已担任联合实验牵头人,有力推动了我国核聚变领域国际合作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