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型反应堆(SMR)开发热潮持续升温,各国正竞相推进这一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目前全球已提出并正在开发约70种SMR设计方案,其中俄罗斯和中国已率先实现SMR商业化并投入运营。俄罗斯以17座、中国以10座SMR领跑全球,两国与美国合计有20座SMR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从2030年代初开始,加拿大、法国、英国、瑞典和丹麦等国也将陆续实现SMR商业化,届时全球商业化SMR总数有望增至约17座。
韩国正重点推进i-SMR商业化,计划于2035年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科学界指出,尽管SMR技术备受关注,但其开发仍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完全成熟。近年来,韩国国内企业与美国、欧洲等国企业纷纷寻求合作机会,以进入全球市场,并呼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核能行业敦促国会通过“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特别法”,以推动产业发展。但李在明总统近期对新建核电站持消极态度,他在纪念就职百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造核电站耗时过长,且SMR技术尚未成熟,当前需要大量电力支持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发展,而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更快提供电力。”
尽管如此,全球SMR市场仍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年6月,TerraPower获得美国半导体公司英伟达旗下N Ventures的投资,完成6.5亿美元融资。此前,Open 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曾投资SMR开发商Oklo。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SMR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6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7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