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攻克无感睡眠监测世界难题,“毫米波雷达+大模型”实现睡眠无感监测

2025-10-25 17:36          睡眠监测

睡眠障碍正困扰全球数十亿人,而传统睡眠监测设备复杂昂贵、需接触人体,导致精准睡眠医疗服务难以普惠。近日,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攻克无感睡眠监测世界难题,研发出基于毫米波雷达与大规模深度学习的非接触、高精度睡眠监测系统,相关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现有监测“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SG)需在患者身体粘贴多个电极,程序烦琐,体验差;居家睡眠监测设备虽简化,但仍需佩戴传感器,舒适性和依从性低,难以大范围推广。

针对这一难题,南京理工大学洪弘教授团队联合多家临床医院及科研单位,创新性地提出“呼吸信号即睡眠”的研究思路。“呼吸是睡眠的‘镜子’。”洪弘解释说,“不同睡眠阶段中,自主神经调控会引发呼吸模式规律性变化,这为通过呼吸反推睡眠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团队构建了包含全球多种族人群、总时长超12.6万小时的超大规模睡眠数据库,并自主研发了深度学习模型“ResSleepNet”。该模型由洪弘教授指导,庄中旭博士、薛彪讲师、安强讲师等共同研发,能同时精准识别浅睡、深睡、快眼动等睡眠阶段,并准确估算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内部验证准确率超82%,性能媲美专业医疗设备。

尤为关键的是,团队通过迁移学习技术,成功将模型适配于毫米波雷达信号,首次实现了“睡着即测得”的无感监测。患者只需在卧室放置一枚迷你雷达,设备便能透过被子实时捕捉胸腹呼吸微动,精准解析睡眠结构,全过程无需穿戴任何传感器。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空军军医大学安强讲师表示,该技术对特殊岗位人员睡眠保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非接触监测为飞行员、航天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的睡眠质量评估与健康管理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技术手段。”

据统计,我国仅有约2%的基层医疗机构能提供睡眠相关服务,专业设备和人员匮乏成为睡眠健康管理的突出短板。论文第一作者庄中旭博士表示,这项非接触、远程监测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有望将高质量的睡眠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乡村和家庭,为实现睡眠疾病的早期干预和个性化管理提供了可靠工具。

目前,该技术已集成于远程睡眠健康管理平台,并在多家医院开展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团队正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该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推广,让更多民众享受便捷、精准的睡眠健康服务。



推荐阅读

哈医大肿瘤医院王可铮教授团队双线突破!无创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研发新型双靶点PET示踪剂

近日,哈医大肿瘤医院PET/CT-MR中心王可铮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放射学期刊——欧洲放射学《European Radiology》(JCI一区,中科院二区TOP)发表。该研究基于多中心临床数据,深入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PET衍生代谢参数对病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的无创预测价值,并通过MSI状态开展亚组分析,进一步评估了PET衍生参数在术后疾病进展中的预后分层作用。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5年最新统计,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 2025-10-26

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牵头推进高丰度低浓铀(HALEU)生产 助力先进反应堆发展

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正在美国能源部(DOE)的统筹下,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从联邦库存中回收高丰度低浓铀(HALEU),并支持从南卡罗来纳州萨凡纳河场址(Savannah River Site)的材料回收直至商业铀浓缩项目,为美国建立未来的商业级HALEU供应链奠定基础,同时满足近期需求。HALEU是指铀-235丰度在5%至20%之间的低浓铀,是包括快堆、熔盐堆、微堆等先进反应堆设计以及TRISO燃料的关键原料,也能显著提升现有反应堆的性能。目前美国核电机组主要使用... 2025-10-25

超快光热技术20毫秒内升温至3000°C 六倍提升氢能生产效率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超快光热处理平台技术,可在短短0.02秒(20毫秒)内将材料加热至3000摄氏度,并以此高效合成催化剂,将氢气生产效率提升至原来的六倍。该技术被称为直接接触式光热退火平台,通过将纳米金刚石(ND)前驱体与吸光碳黑混合后,利用氙灯发出的强光脉冲进行瞬间加热,在极短时间内产生高达3000°C的超高温。这一瞬态高温能将原本化学性质稳定的纳米金刚石转化为具有高导电性与高催化活性的碳纳... 2025-10-25

中广核苏州院SiC半导体中子探测器产业化获突破 首次签订中科院供货合同

近日,中广核苏州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功签订供货合同,将为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提供两台自主研发的SiC中子能谱探测器。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因宽禁带特性,可适配核反应堆高温、高辐照的恶劣工况,极有潜力制备出满足核电需求的核辐射探测传感器。2020年起,苏州院依托国家发改委多项专项,攻克高性能器件制备、封装及高频弱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小体积、低功耗的SiC中子传感器,中子注量测量灵敏度显著提升,强辐... 2025-10-25

广东省特检院珠海检测院一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日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申请的发明专利利用多种导波模式联合检测压力管道腐蚀缺陷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专利是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立项科研项目《2025CY-2-11基于超声导波阵列的压力管道弯头腐蚀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及装置研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综合采用多种导波模式,并结合高精度检测算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单一导波模式在压力管道检测中精度不足的问题,为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技... 2025-10-2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