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秦山核电成功研制国产核级“净水器” 实现高精度滤芯技术自主突破

2025-11-03 08:51     来源:秦山核电     芳纶滤材

近日,秦山核电滤芯国产化项目实现重大进展,由化学处主导的“核电厂一回路及其辅助系统水过滤器滤芯研发项目”继完成秦一厂1μm滤芯、秦三厂5μm滤芯以及秦二厂部分系统在线试用之后,精度高达0.45μm的自主研发纳米级芳纶滤芯在秦二厂反应堆换料水池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处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核电首台纳米级芳纶滤芯进入工程应用验证阶段。

秦山核电成功研制国产核级“净水器” 实现高精度滤芯技术自主突破

芳纶滤材作为一种新型核级过滤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辐射、强度高、化学适应性好、杂质析出少等优异性能,其有机材料特性有助于实现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处理。此次研发的0.45μm芳纶滤芯,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研发团队从材料改性入手,攻克了芳纶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纳米级纤维定向排布等关键技术,在分子链层面构建起多维网状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孔径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了过滤效率大于99.5%的高性能目标。

该滤芯的成功应用,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精度滤芯领域长期的技术垄断,也解决了传统玻纤滤材析出硅、木浆纸滤材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实现了国产高精度滤材在精度和材料性能上的全面跨越。

该项目由秦山核电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珠海菲泊过滤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推进,构建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实现了从滤材配方、滤纸生产到滤芯性能评价的全流程自主可控。

截至目前,项目已成功完成25μm至0.45μm多个精度级别的滤材和滤芯研发。实验室测试及现场试用结果表明,产品在耐辐照性能、机械强度、过滤效率、纳污容量和化学杂质析出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全面替代和推广条件。

目前,研发团队已启动0.1μm芳纶纤维滤材的研发攻关,并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预计将于2026年底完成全部研发任务,进一步巩固中国在高精度核级滤芯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



推荐阅读

俄罗斯超冷中子源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列布罗夫的实验室正致力于基于超流氦的超冷中子源研制,该中子源将应用于PIK反应堆。为达成这一目标,需在反应堆高热流条件下,获取并维持温度约1K的超流态氦。10月23日,由V.A. Lyamkin带领的超冷中子源团队,成功启动了氦低温恒温器。这一低温恒温器作为超冷中子源研发的核心部件,通过消耗1000升液氮和150升现场制备的液氦,历经三天将普通氦气冷却至1.2开尔文,转化为超流体状态。低温恒温器的成功启动,验证了所有工程决... 2025-11-03

俄罗斯自旋物理探测器项目将在俄罗斯NICA对撞机启动

一项名为自旋物理探测器(SPD)的国际研究项目即将在俄罗斯的NICA对撞机上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实验,深入探索质子和中子自旋的来源,有望彻底改变基本粒子理论,并增进人类对宇宙结构的理解。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技术研究所基本粒子物理系副教授叶夫根尼·索尔达托夫表示:SPD实验的科学目标是解开质子和中子自旋为1/2的形成之谜。这一谜团已困扰科学界数十年,实验将主要测量胶子对核子自旋的贡献,这对于理解自旋效应及其在... 2025-11-03

莫斯科全俄热工研究所完成新一代核反应堆用ЭП302М-Ш耐腐蚀耐热钢的独特测试

  俄罗斯完成对原子能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研究项目。全俄热工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完成了ЭП302М-Ш牌号耐腐蚀耐热钢管长期强度综合测试,该材料是建造新一代核反应堆装置的关键结构材料。这项研究在宽温度范围和载荷条件下展开,其独特性体现在前所未有的测试周期——总试验时长累计达40万小时,单个样本测试时间超过2.5万小时。  为获取材料的保障特性,专家们需要解决复杂的工程难题:由于钢管本身几何形状特殊(直径18毫米,壁厚仅... 2025-11-03

中子辐照下混凝土性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土木工程领域,核电站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中子辐照下的性能评估,是确保核电站延长使用寿命后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中子辐照易引发混凝土骨料体积膨胀和力学性能退化,削弱生物屏蔽结构等安全相关混凝土的结构和屏蔽能力。然而,当前研究存在实验数据过时、记录不全或稀少,以及数值模型未充分考虑混凝土多相、多尺度特性及辐照损伤微观机制等局限。为应对这些挑战,来自中国建筑工程中央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及科罗拉多大学博尔... 2025-11-01

秦山核电给辐射监测装上“千里眼”

近日,秦山核电一项辐射监测黑科技——基于5G的智能辐射监测系统在秦一厂124大修正式投入使用。这套系统首次实现了厂房内辐射水平的远程、实时、不间断监测,为电厂辐射安全管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技术赋能,构建辐射防护新体系以往大修期间进行辐射监测时,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记录,存在数据监测不连续、数据导出滞后等痛点。为解决这些问题,保健物理处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在厂房5G基础上开发了数智辐射监测系统。该系统将5G无线通讯技... 2025-10-3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