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多用途探测器(MPD)合作组织第16次会议在维克斯勒和巴尔丁高能物理实验室以混合形式召开。会议聚焦NICA加速器综合体发射准备、新物理研究计划及多国科研协作进展,吸引了来自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中国、埃及等10个国家的180余位科学家参与。

会议首日,MPD合作组组长维克托·里亚博夫回顾了项目八年发展历程,强调国际协作对推动重离子物理研究的关键作用。VBLHEP加速器综合体总工程师叶夫根尼·西列辛报告了NICA对撞机现代化改造进展:兰伯森超导磁体一段及脉冲冲击磁体(踢束器)已安装完成,束线南北支将于11月至12月分阶段启用,压缩站与低温基础设施测试成功实现三台加速器同步运行。高频加速系统RF2的八个谐振器及RF1两个工作站已部署,RF3新工作站计划2026年安装。2025年10月至11月,Booster与Nuclotron将同步测试快速束流引出系统,氙离子注入对撞机计划于12月启动,首批对撞实验定于2026年初开展。
MPD磁体项目取得显著进展:低温支持系统烟囱接头隔热层改进完成,磁体在0.3 T磁场下稳定运行获验证,2026年初将冲刺0.5 T磁场强度。然而,受超导磁体冷却与时间投影室(TPC)组装延误影响,MPD多用途探测器发射时间推迟,但首批探测器子系统将于近期安装。为提升事件记录效率,专家将利用超外围碰撞电磁辐射,使探测器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
科研产出方面,MPD合作组2025年发表同行评审论文超250篇,第二篇重要成果《√sNN = 9.2 GeV Bi+Bi碰撞中MPD物理性能研究》刊发于《墨西哥物理学杂志》。会议期间,维亚切斯拉夫·戈洛瓦秋克汇报了探测器关键结构元件研制进展,康斯坦丁·穆欣介绍了超导螺线管磁体发射准备情况,奥列格·罗加切夫斯基与斯拉沃米尔·赫纳蒂奇分别展示了软件开发成果。会议最后,维克托·里亚博夫连任合作机构发言人至2028年。
本次会议涵盖30余场报告,内容涉及重离子物理前沿、计算软件优化及实验装置物理研究,为NICA综合体2026年首批实验奠定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