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GRB 250702B:最长伽马射线暴引发天文学界新探索

2025-11-10 09:43     来源:赤裸科学     伽马射线暴 伽马射线

2025年7月2日,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一次名为GRB 250702B的宇宙射线暴,其持续时间之长、现象之特殊,令天文学界为之震惊。此次伽马射线暴不仅打破了近半个世纪观测记录,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伽马射线暴,更在近一天内出现三次独立脉冲,重复发生的现象极为罕见。

伽马射线暴通常由双中子星合并或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爆炸引发,威力巨大,足以摧毁其天体物理源,因此重复发生的可能性极低。然而,GRB 250702B却颠覆了这一认知。其位置位于银河系星系平面,恒星与尘埃密集,使得确定起源变得困难重重。借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科学家发现其可能源自一个距离地球超50亿光年的巨大且尘埃丰富的星系,该星系是迄今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最大、最亮星系。

关于GRB 250702B的成因,目前存在多种理论。一种认为是大质量恒星异常坍缩释放高能喷流所致;另一种则归因于潮汐瓦解事件,即黑洞撕裂并吞噬白矮星。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天文学家阿黛尔·古德温指出,经典坍缩星模型无法解释此次伽马射线暴的持续时间,需探索更奇特解释。更有预印本论文提出,黑洞与恒星合并可能是其成因,尽管此类事件极其罕见,但在特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发生。

目前,天文学家正全力揭开GRB 250702B的起源之谜。这一前所未有的宇宙现象,或许将引领天文学界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揭示宇宙中更多未知的奥秘。


推荐阅读

LHAASO实验探索原初黑洞爆发信号最新成果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国际合作组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原初黑洞搜寻的最新突破性成果。该研究利用LHAASO数据,对原初黑洞寿命末期产生的原初黑洞暴进行了首次全天空搜寻,并给出了国际最严格的观测限制。原初黑洞是理论上存在于宇宙极早期的物质高密度区域直接引力塌缩形成的黑洞,是探索宇宙早期物理的重要探针,也是暗物质的候选体之一。原初黑... 2025-11-08

中广核久源研发移动式γ辐射监测仪

中广核久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移动式γ辐射监测设备凭借核心优势全场景覆盖 高精度响应 零干扰通行成为核电基地内各控制区的隐形安全盾。它守护的,是最基础的生命安全与环境洁净01无感快速检查:通行即检测,安全不减速设备值守于核电基地控制区周界进出口,通过大范围立体监测技术(垂直方向0~2m、水平方向0~2m覆盖范围),对通行人员进行放射性沾染或携带放射性材料的无感筛查。测量射线能量范围覆盖60keV~1.5MeV,可精准识别低能级至... 2025-10-13

俄研究人员揭示伽马射线对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影响,研究成果发表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切尔诺戈洛夫卡联邦化学物理和药物化学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伽马射线对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影响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ChemPhysChem》杂志。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伽马射线会以不同方式改变气凝胶的结构,新数据有助于明确此类材料的适用范围。由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制成的气凝胶,是将石墨烯独特性质从二维拓展至三维领域极具潜力的选择之一。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发现和研究石墨烯而荣获... 2025-04-25

俄科学家成功合成首个稳定顺磁性镓烯化合物

近日,来自俄罗斯科学院拉祖瓦耶夫化学研究所(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及G.A.有机金属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合成首个稳定顺磁性镓烯化合物。该化合物基于苊-1,2-二亚胺配体,其大分子取代基有效抑制了镓烯的二聚化过程。非过渡金属的低价衍生物是金属原子相对于其最高价具有较低氧化态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常用于催化、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也可作为研究金属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的模型。在俄罗斯科学院IMC获得的低价镓衍生物同时具有两个氧... 2025-04-16

2025年LHAASO合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泰国召开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2025年合作组第一次会议于2月12至16日在泰国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19家科研单位的上百名学者和学生现场参会,另有合作组内其他单位成员线上参会。会上,本次会议承办方泰国玛希隆大学的David Ruffolo教授致欢迎词, LHAASO合作组发言人曹臻院士致开幕词,大会报告包括综述性科学报告以及利用LHAASO进行的超新星遗迹、脉冲星风云、河外源、双星、年轻的大质量星团、伽马射线、宇宙线... 2025-03-0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