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理事会审查下一代对撞机的可行性研究

2025-11-12 10:32     来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环形对撞机 FCC 粒子物理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及其全球合作伙伴正积极推进下一代对撞机研究,以接替将于2041年停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根据2020年更新的《欧洲粒子物理战略》(ESPP)建议,CERN于近期完成了一项关于未来环形对撞机(FCC)的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发布。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理事会审查下一代对撞机的可行性研究

该研究由CERN联合成员国、准成员国及全球多机构共同完成,经科学政策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及独立专家委员会多轮审查后,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由CERN理事会代表在专门会议上审议。独立专家委员会指出,根据现有文件,FCC在技术层面具备可行性,尚未发现重大阻碍因素。CERN理事会在结论中强调,FCC将为解决粒子物理学核心问题提供平台,尤其是希格斯玻色子相关研究,这对理解标准模型基础及探索新物理学至关重要。同时,FCC还将推动技术创新,产生广泛社会效益。

“理事会重申了维持CERN在粒子物理学领域领先地位的决心,FCC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CERN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斯·丰塔斯表示。CERN总干事法比奥拉·贾诺蒂则称:“FCC可行性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令人瞩目,这得益于全球38个国家162个机构约1500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标志着项目迈出重要一步。”尽管研究为继续推进FCC提供了基础,但CERN理事会也指出,在领土实施、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及财政资源保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作为ESPP持续更新的一部分,社区主导的进程将于2025年12月在瑞士阿斯科纳举行会议制定建议,最终方案预计于2026年5月获批,ESPP也将同步完成更新。CERN理事会计划于2028年左右就FCC建设方案作出最终决定。



推荐阅读

粒子物理新理论登《核物理B》:七维几何或可替代希格斯机制

由Richard Pincak领导的团队在《核物理B》期刊发表研究,提出基础物理中基本力与粒子性质可能源于隐藏的额外维度几何结构。论文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折叠成复杂七维形状(G₂流形)的不可见维度,且这些结构并非静态,而是通过G₂-Ricci流过程动态演化,其内部几何随时间变化。如同有机系统中的DNA扭曲,这些超维结构具有内在扭转特性,Pincak指出,当允许其随时间演化时,可形成稳定的孤子构型,为自发对称性破缺等现象提供几何解释。研究颠覆了传统粒子... 2025-11-12

俄罗斯自旋物理探测器项目将在俄罗斯NICA对撞机启动

一项名为自旋物理探测器(SPD)的国际研究项目即将在俄罗斯的NICA对撞机上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实验,深入探索质子和中子自旋的来源,有望彻底改变基本粒子理论,并增进人类对宇宙结构的理解。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技术研究所基本粒子物理系副教授叶夫根尼·索尔达托夫表示:SPD实验的科学目标是解开质子和中子自旋为1/2的形成之谜。这一谜团已困扰科学界数十年,实验将主要测量胶子对核子自旋的贡献,这对于理解自旋效应及其在... 2025-11-03

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

10月30日至31日,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津召开。会议由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承办。中核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雷增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金龙,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武中地,中核四0四总工程师杨廷贵,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技术物理所副所长姜东君,中科院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屈一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系主... 2025-11-01

严亮课题组在Σ⁺超子衰变中实现最精确的CP对称性检验

2025年10月1日,BESIII合作组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关于Σ⁺超子衰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复旦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完成,被合作组列为亮点工作。复旦大学严亮青年研究员和其课题组博士生肖云龙,初晓,Uppsala大学Patrik Adlarson教授, Andrzej Kupsc教授, 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海波研究员是本研究的主要完成人。电荷宇称(CP)对称性破缺是解释宇宙物质 2025-10-09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罕见衰变痕迹 证实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7月21日,据塔斯社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数据中,首次发现一种破纪录的罕见衰变痕迹,这种衰变每1亿次重σ超子粒子衰变中才会出现一次。科学家们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文章称,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再次证实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首次追踪了σ超子衰变为质子、反μ子和μ子的过程,并确定了此类衰变的精确频率,证实了这种粒子毁灭场景的罕见性。观测结果与标准模型预测完全一... 2025-07-23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