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至6日,中国核学会研究堆与新堆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核学会研究堆与新堆分会、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学术年会于11月5日上午拉开帷幕。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一研究所所长赵光,中国核学会会员会展部部长李彤,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石磊分别致开幕辞。
本届学术年会共有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清华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0多家单位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200余名代表参会,围绕研究堆与新堆发展前沿、研究堆应用技术及开放合作平台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助力核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报告环节由分会副理事长陈启兵、副理事长时振刚和常务理事邱立青分别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作大会特邀报告,分享了自己关于大力发展核电技术的深邃思考和前瞻思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海同同位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张劲松,分会理事长石磊,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屠基元,IAEA研究堆安全管理官员孙凯超分别围绕“医用同位素生产堆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宽能谱超高通量试验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温气冷球床堆芯内流动与传热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研究堆安全的支持”作大会报告。
在青年论坛环节,西安交通大学郑友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刘鹏、哈尔滨工程大学孟兆明、厦门大学张尧立、清华大学吉宇、西安交通大学郭凯伦等6位青年学者分别作特邀报告。
学术年会设置了5个分会场,包括口头报告近百篇,主题涵盖国内外研究堆与新堆发展概况与动态、反应堆设计与分析、反应堆物理、热工与安全、反应堆关键技术与关键设备、核燃料与材料、数字化与信息技术、反应堆建造、运行与退役、核安全文化与应急响应、核技术及交叉学科等多个方面。
在学术年会期间,分会于11月4日晚组织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分会秘书长佘顶介绍了分会2025年度工作总结和2026年度工作计划。会议还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听取了本届及下一届学术年会筹备情况,表决通过了4名理事的增选申请。在分会理事长石磊的主持下,与会理事围绕分会发展方向、特色活动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讨论,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意见。
分会还依托本届学术年会成功举办了“研究堆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IAEA孙凯超、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毛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副总师李子彦、中核集团标准化研究所郝晓雨应邀分别作专题报告,来自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以及研究堆设计与运营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热情讨论,为我国研究堆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真知灼见。
11月5日和11月6日下午,部分与会代表分批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夹江基地,参观了高通量堆工程试验堆、岷江试验堆、辐照性能检验中心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