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工程团队将中心螺线管的第五个模块精准吊装并成功安装至现有模块堆的顶部。中心螺线管采用模块化建造,由六个独立的圆柱形超导线圈模块堆叠而成,每个模块重约110吨。目前,这个组装后总高18米、直径4.25米、总重达1000吨的核心部件已初具规模。

为确保项目万无一失,承担制造任务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在完成六个主模块之外,还额外制造了一个备用模块。按最新计划,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主模块将于2026年3月完成安装,届时中心螺线管的本体结构将全部就位。站在靠近模块的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上,操作员们正监控着安装的最后阶段。
一、核心功能:驱动与维持聚变反应的“心脏”
中心螺线管是ITER托卡马克装置中最强大的脉冲磁体,其核心功能至关重要:驱动等离子体电流:它通过感应产生强大的电场,能驱动形成高达15兆安(15 MA)的等离子体电流,这是实现和维持核聚变反应的关键。维持等离子体平衡:它为等离子体提供垂直磁场,以维持其平衡和稳定性。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中心螺线管拥有惊人的性能参数:其最大储能达6.4吉焦(GJ),最高场强可达13特斯拉(T),并支持长达300至500秒的长脉冲运行,远超现有任何聚变装置。
二、后续计划:最终模块安装与等待整体集成
在明年三月最后一个模块安装完成后,工程团队还将为整个模块堆安装一个巨大的压缩结构,以施加向下的预紧力,确保其在实际运行中的结构完整性。
战略部署的摄像头能帮助操作员有效监控负载的移动状态。此后,组装完整的中心螺线管将暂存于ITER的装配大厅。它的最终“登场”需要等待一个关键前提:即托卡马克装置基坑内全部九个真空室扇段的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届时,这个已经组装好的“心脏”将被吊入装置中心,与其它部件进行最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