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CNEN)联合私营与公共部门机构,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耗资5000万巴西雷亚尔(约910万美元)的微型反应堆开发项目。该项目旨在论证开发3-5兆瓦热功率、可装入40英尺集装箱且能远程运行10年以上的微型反应堆的可行性。巴西核工业公司与科学、技术和创新部及融资机构签署合同,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并联合海军、能源与核能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参与。

项目由Diamante Energia、Núcleo Brasil Energia和Terminus三家公司牵头,上周在巴黎世界核能展览会上展示了微型反应堆概念,目标八到十年内实现首批机组运行。项目计划利用巴西铀、铍、铌等战略性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制造新型合金,巴西核工业公司将负责核燃料供应、工程服务及技术支持。国家核能委员会最新报告指出,热管流体选择(钠或共晶合金)是关键技术环节,同时正研究闭式布雷顿循环和斯特林循环两种发电方案,以实现高效、无噪音、无燃烧的能源转换。
尽管面临许可、成本、安全及热管系统测试等潜在技术瓶颈,但项目在被动安全系统、新型燃料(如TRISO核燃料)及先进模拟能力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项目结束时计划展示核心技术,并寻求监管授权。微型反应堆未来可应用于偏远城镇、医院和工厂供电,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微型反应堆定义为功率不超过20兆瓦的反应堆,其集装箱式设计便于运输至偏远地区。IEN/CNEN研究员Maria de Lourdes Moreira称,该项目与巴西再工业化和技术主权政策一致,标志着能源创新进入可持续、战略性新阶段。目前,巴西两座核电站发电量占全国3%,安格拉3号项目因合同调查多次停工,仍在等待完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