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12日,由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以下简称“马普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办的“冷却和储存离子技术—基础物理学精密测量前沿”暑期学校在惠州河桥园区成功举办。作为2025年中德合作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次暑期学校汇聚了中德两国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优秀学者和青年学子,围绕离子技术、精密测量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为中德科技合作与青年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力。

本次暑期学校的举办,源于中国科学院院长与马普学会主席于柏林共同倡议的中德合作五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暑期学校活动吸引了来自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亥姆赫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科隆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机构的25名国际学员,以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香港大学、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实验室等国内单位的近60名优秀学员参与。
授课团队由中德多家知名科研机构的顶尖学者组成,围绕基于潘宁阱中储存奇异离子的低能区标准模型精密检验、放射性核素高分辨率激光光谱学、基于储存环的原子与核物理等八大前沿方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系列讲座。课程内容兼具基础性与前瞻性,系统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基础前沿理论与最新实验进展。此外,暑期学校还安排了6场学员报告和两次海报展示环节,有效促进了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
除了学术交流,暑期学校还注重科学与文化的融合。期间举办的公众科普讲座《用放射性氪识别古老的冰和水》,生动呈现了原子物理、核物理与地质科学的交叉魅力。讲座面向全体学员与惠州学院附属学校学生同时开放,为青少年打开了跨学科探索之窗。现场互动热烈,既点燃了大家的科学热情,更启迪了创新思维。
此外,暑期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交流活动。体育友谊赛增进了学员间的团队凝聚力;实地参观大型科研设施让学员直观感受了中德科研的实力;博物馆参观则让学员领略了文化与科学的交融。本次暑期学校不仅让国际学员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与科研环境,更搭建起中外青年学者深入交流的平台,为未来的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暑期学校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优秀青年项目(2025PY0013)、德国马普学会和中国南方核科学理论研究中心的资助以及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处、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共惠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