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德国新型超强材料助力未来聚变反应堆研发

2025-11-23 13:46          核聚变 聚变反应堆 第一壁 超高温等离子体

德国科学家展示了一种新型超强材料,专为承受未来聚变反应堆的极端条件而设计。这种材料将用于保护反应堆真空室的内表面,即“第一壁”,该表面直接与超高温等离子体接触,是反应堆中的关键部位。

德国新型超强材料助力未来聚变反应堆研发

由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与激光聚变公司Focused Energy合作领导的DINERWA研究项目,致力于创造一种更持久的“第一壁”屏障。研究员卡斯滕·博内科赫指出,“第一壁”是未来核电站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之一,需承受极高温度和强烈辐射,同时保护反应堆内部。为应对此挑战,研究团队开发了新一代材料,这些材料能承受远超传统金属的热负荷、辐射损伤和机械应力。

这些新型材料包括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和铜合金、纳米结构钨以及新型高熵合金。每种材料均在微观层面进行优化,确保在极端高温和强中子通量下保持稳定性。首席科学家沃尔夫冈·西奥巴尔德表示,项目目标是显著延长“第一壁”使用寿命,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动工业聚变反应堆经济可行性。

除研发新型材料外,团队还在开发组装复杂反应堆级模块的先进制造和连接方法。大部分测试在卡尔斯鲁厄的HELOKA研究设施进行,该设施是世界领先的高热通量测试设施之一。在那里,新型材料制成的原型组件将接受与未来反应堆内部相似的热负荷和机械应力测试,以评估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


推荐阅读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计划在 2033 年前退役至少三艘核动力破冰船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副总经理安德烈·尼基佩洛夫在联邦委员会的议会听证会上宣布,该公司计划在2033年前退役至少三艘核动力破冰船。目前,Atomflot运营着8艘破冰船,其中4艘为22220型。随着北极投资项目的推进,北海航线货运服务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到2035年,北海航线将需要大约11艘破冰船以保障货运畅通。安德烈·尼基佩洛夫指出,3艘22220型破冰船——楚科奇号、列宁格勒号和斯大林格勒号——的建造计划已获批准,另一艘同型号破冰船正在红星... 2025-11-23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22220型破冰船建造经验将用于下一代“领袖”号破冰船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利哈乔夫在圣彼得堡联合造船集团波罗的海造船厂斯大林格勒号破冰船龙骨铺设仪式后接受采访称,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批量建造积累了诸多经验与技术,这些将在建造更强大的下一代领袖型破冰船时进一步推广。阿列克谢·利哈乔夫表示:这并非首个,而是系列项目,意味着能扩大技术规模,向下一代破冰船发展,像动力是现有两倍、宽度是一倍半的‘利德尔’号。 俄罗斯号破冰船配备120兆瓦推进装置,是10510... 2025-11-23

俄罗斯研究揭示聚变反应堆抗磁诊断公式局限与新方向

在追求可控热核聚变这一清洁能源的征程中,托卡马克装置作为最有希望的实现路径,其核心在于精确控制高温等离子体。抗磁诊断作为测量等离子体压力的关键方法,长期以来依赖一个标准解析公式。然而,随着托卡马克实验复杂度提升,科学家发现该公式在高压状态下存在显著误差。误差图:标准公式失效之处。该图显示了标准公式的误差(纵轴)与关键等离子体参数Λ(横轴)的关系,Λ综合反映了压力和电流分布。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计算代码SPID... 2025-11-23

托卡马克能源公司Demo4装置成功复制聚变电站磁场

托卡马克能源公司在磁体演示系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名为Demo4的装置首次成功复制了聚变电站的磁场。该装置采用托卡马克结构建造,是一套完整的高温超导磁体。近期在英国牛津郊外总部进行的测试中,Demo4在零下243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实现了11.8特斯拉的磁场强度。强磁场由大电流通过笼状排列的电磁线圈阵列产生,磁体由高温超导带材精密绕制,关键内涂层为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超导材料。在聚变电站,REBCO超导带材需在复杂复合磁场环境中运... 2025-11-22

韩国韩蔚核电站开展辐射灾害预防培训

11月20日,韩国水力核电有限公司韩蔚核电站(厂长李世勇)针对新韩蔚1号机组开展了辐射灾害预防培训。此次培训在核安全保卫委员会与韩国核安全研究院的监督下有序开展,核心目标是在辐射事故发生时能尽早响应,全力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环境损害降至最低。培训以模拟地震场景为切入点,借助移动应急设施,对事故管理策略、组织架构以及实施体系的有效性展开实际验证。通过这种高度仿真的模拟,力求在面对真实辐射灾害时,能够迅速且有序地采取应... 2025-11-22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