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CNEN)宣布,已选定Centena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首选地点,目标于2030年前完成建设。该处置库将成为拉丁美洲首个同类设施,专为放射性半衰期不超过30年的低、中放射性废物提供永久性储存方案,并配套设立放射性废物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此举旨在解决安格拉1号和2号核电站的长期储存需求,避免其因存储容量不足于2030年被迫关闭的风险。

根据CNEN声明,项目下一阶段将完成地球物理参数表征研究,以获取核能与环境许可。为此,委员会已委托咨询公司评估项目文件,预计2026年启动建设,2030年竣工。这一时间表与安格拉杜斯雷斯核电站现有处置库2031/2032年的容量截止日期相衔接。若出现延误,Eletronuclear公司计划通过改造现有设施或新建储存库应对,但后者需重新申请核能与环境许可。资金方面,建设及运输费用将由安格拉1号和2号核电站的退役基金承担。
Centena项目选址于巴西东南部,建设成本约1.3亿雷亚尔(约合2405万美元)。CNEN强调,该处置库是安格拉3号核电站及巴西多用途反应堆获得环境许可的前提条件。目前,巴西的核废料暂存于核电站设施或中间处置库,而Centena项目将提供国家级解决方案,确保放射性同位素及废物的安全储存。
巴西现有两座运行核电站——安格拉1号和2号,发电量占全国总量的3%。安格拉3号项目计划建造一座1405兆瓦压水反应堆,但因历史原因多次停工,目前仍在等待最终完工决定。与此同时,巴西多用途反应堆计划于2026年开工、2030年完工,2031年投入运行,被视为核能领域优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