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安柏瑞德大学与阿贡实验室合作推进高超音速材料研究

2025-11-25 10:06     来源:安柏瑞德航空大学     先进光子源 APS 粒子加速器X射线装置

设计飞行速度达音速五到七倍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材料需既轻薄又能承受极端压力和温度,这一挑战正由安柏瑞德航空大学的研究团队与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携手攻克。双方正设计一种装置,旨在模拟高超音速飞行中的极端热波动和应力,并与阿贡国家实验室先进光子源(APS)的超高亮度X射线配合,追踪材料在飞行中的变化。

“重现高超音速飞行环境极为复杂,”航空航天工程教授、项目联合首席研究员Seetha Raghavan指出,“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全面测试。高焓风洞虽能模拟风速,但能耗巨大且普及有限。”她强调,高超音速飞行意味着高速与快速变化,响应时间至关重要,而升级后的APS系统提供的足够光束通量,是实现所需时间分辨率的关键。

APS目前正处于升级改造尾声,X射线束亮度提升500倍,成为全球最亮的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拉加万表示,升级后的APS性能增强,对项目至关重要。研究团队计划利用更少能源模拟高超音速条件,并借助APS的X射线获取详细数据。“我们将测试的材料是目前最薄的,升级后的APS能将光束聚焦到足够小,以捕获所需数据。”

APS光束线科学家Victoria Cooley对升级后的X射线束和实验站赞誉有加。“更明亮的X射线让我们能以更高分辨率深入材料内部,绘制极薄样品。同时,安装的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的探测器,能捕捉快速发生的化学或晶体结构变化。这两项技术结合,使改变世界的项目成为可能。”

找到能承受高超音速条件且成本不高的材料,是解锁其军用、民用飞机及货运飞行器应用的关键。该项目获美国国防部联合高超音速过渡办公室通过应用高超音速大学联盟提供的140万美元合同支持。安柏瑞德航空大学团队的首席研究员为航空航天工程教授威廉·恩格布洛姆,联合首席研究员为副教授马克·里克利克。


推荐阅读

粒子加速器废料“变废为宝” 推动医用同位素生产

科学家发现,原本在强大粒子加速器中被浪费的能量,如今可转化为制造医用同位素的宝贵资源。约克大学研究人员证明,粒子加速器束流倾卸器中捕获的强辐射能被重新利用,用于生产癌症治疗所需的材料。这一突破为缓解全球医用同位素供应短缺提供了新思路。传统粒子加速器运行时,部分光子因设计目的用于研究宇宙物质等基础科学问题,而未被充分利用。约克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方法,让这些剩余光子在不影响主要实验的前提下,发挥第二项作用——制造医用... 2025-11-25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突破极端辐射监测技术,空心光纤传感器助力科研与医疗加速器升级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正测试一种新型空心光纤技术,用于改善加速器粒子束的监测工作。该技术通过在空心光纤中填充闪烁气体,利用电磁场共振-反共振效应引导光线,制造出简单而强大的辐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粒子束的轮廓和位置,甚至实时监测输送的光束剂量,为实验物理学家和束流物理学家提供可靠数据。与传统的实心光纤及多丝正比室、闪烁体探测器相比,空心光纤在极端辐射环境下表现出色,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未来的加速器和实验具有重... 2025-11-19

美国利物浦大学研发新型束流诊断仪 获准用于大型强子对撞机

利物浦大学QUASAR研究小组开发的新型束流气体幕(BGC)监测器,已获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投入使用。LHC作为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对束流特性的精确测量至关重要。BGC监测器解决了在不干扰高能粒子束的情况下测量其特性的难题,现已获准每年连续运行约2000小时。BGC监测器由QUASAR研究小组历经十多年构思、开发并改进,该小组负责人Carsten P. Welsch教授领导此项技术研究近20年。他表示:这展现了长期创新、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力量。在《物... 2025-11-18

碳纳米管助力粒子加速:桌面级X射线源研究取得进展

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将产生强X射线的粒子加速器压缩至桌面级设备的新路径。传统同步辐射装置体积庞大,最小也相当于一个足球场,而最新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研究显示,利用碳纳米管与激光的量子锁钥机制,可在微芯片上实现高亮度X射线生成。这一突破性概念通过模拟验证,其核心在于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当圆偏振激光脉冲穿透碳纳米管森林时,电子在旋转磁场中做螺旋运动,同步发射辐射,使光强度提升两个数量级。碳纳米管作为关键材料,其六... 2025-11-15

合肥光源基于软X射线磁圆二色站实现谱学实验自动化全过程

材料是所有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飞速发展,材料研发范式从传统的直觉和试错走向人工设计的智造。在这个范式变化过程中,高通量表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多尺度(电子、原子、声子、介观)的精细化表征,结合物理模型或者AI数值模型,发掘材料性能和化学组分、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为新材料的智造提供理论基础。而同步辐射是最适合应用于材料高通量表征的平台之... 2025-11-1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