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联合研究团队在光中子截面测量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替代测量方法,成功高精度测量了65Cu(γ,n)64Cu反应截面。该方法利用天然铜和先前测量的63Cu数据,避免了使用昂贵且难以制备的高纯度同位素靶,具有简便、高效和低成本的显著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核科学与技术》杂志上。

65Cu(γ,n)64Cu反应在医学应用和核物理研究中具有关键作用。64Cu作为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和肿瘤治疗。然而,传统测量方法依赖高纯度65Cu同位素靶,成本高且获取困难,限制了研究进展。此外,现有实验数据在高能区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系统误差。
研究团队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SLEGS光束线上开展实验,利用激光康普顿散射技术产生能量可调的准单能γ射线束。实验中使用的天然铜靶质量为3.15克,化学纯度超过99.99%。研究团队在11.09–17.87 MeV能量范围内测量了天然铜(γ,n)截面,并通过数据处理实现了准单能单色截面的精确提取。替代测量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天然铜同位素丰度和63Cu(γ,n)截面数据,通过减去63Cu贡献得到65Cu(γ,n)64Cu截面。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与现有数据总体趋势一致,解决了先前的差异。
该研究还发现,天然铜中65Cu同位素丰度对光中子散射截面有显著影响,为替代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测得的65Cu(γ,n)64Cu截面数据,研究团队提取了65Cu的γ强度函数,并计算了64Cu(n,γ)65Cu的辐射中子俘获截面,验证了替代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本研究提出的替代测量方法在核数据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核能、核废料处理和中子活化分析等领域。在医用同位素领域,精确测量65Cu(γ,n)64Cu截面可以优化64Cu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优化实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并深入研究γ强度函数与核结构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