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中硼医疗与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以下简称“港理大”)在港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 ,双方将聚焦AI赋能BNCT技术创新,围绕新型硼药研发、软件系统开发、BNCT治疗方案优化等方向展开联合攻关,为国产自主BNCT技术迭代注入新动能。

从厦门到香港:双向奔赴的深度融合
本次合作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十月,港理大蔡璟教授团队就已亲赴厦门,参观了国内首个加速器BNCT临床示范与研究中心——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与中硼医疗团队展开深度交流。时隔一月,中硼医疗团队受邀赴港开展进一步交流合作。
会上,厦门弘爱医院肿瘤中心首席专家潘建基教授介绍了中心建设、临床研究及注册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伴随诊断硼药18F-BPA的临床价值。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中硼科技副总袁振伟教授 从药物研发源头出发,分享了从“诊疗一体化”硼药到基于新型硼骨架含硼化合物的创新探索。港理大黎田教授、熊天宇博士 则展示了磁共振指纹技术、自动治疗计划制定等智能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为其与BNCT的融合创新提供方向。
强强联合:技术互补引领发展方向
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力量,双方优势形成鲜明互补。香港理工大学蔡璟教授团队长期深耕医学影像引导的癌症放疗研究领域,聚焦“医工结合”与AI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创新 。中硼医疗作为国内加速器BNCT产业的自主创新企业,已构建起从设备到药物的完整生态,其国内首台套AB-BNCT系统“极锋刀”装置,国内首个治疗硼药BPA、伴随诊断药物18F-BPA,已在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完成Ⅰ期注册临床试验,共计进行近80例次受试者治疗 ,即将推进关键Ⅱ期临床。
蔡璟教授表示:“中硼医疗的临床实践为AI赋能BNCT提供了坚实土壤,期待通过医工融合让精准抗癌新兴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意义深远:从技术突破到构建创新范式
此次MOU的签署,不仅是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奔赴”,更承载着推动国产BNCT技术迈向全球领先的行业使命。双方将通过联合攻关,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BNCT生态” ,让治疗更精准、高效。同时,这一跨地域合作也为“两岸三地医疗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了优质范本 ,将吸引更多科研与产业力量参与BNCT研发,为人类抗癌事业贡献源于中国实践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