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特别邀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香波教授担任主讲人,作题为《液液相分离与辐射敏感性调控》的报告。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及主要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会上,万香波教授分享了液-液相分离(LLPS)在肿瘤放射治疗,特别是DNA损伤修复与辐射敏感性调控中的研究成果。他带领的研究团队揭示了LLPS如何通过调控关键修复蛋白的动态聚集,影响放疗效果,并探索了将其作为放射增敏新靶点的转化潜力。
万香波教授团队的研究在揭示新机制的基础上,展现出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该研究不仅为放射增敏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也为联合治疗策略的开发指明了方向。此外,对液-液相分离(LLPS)机制的深入解析,将推动精准放射生物学的发展,未来有望依据患者肿瘤中特定LLPS修复蛋白的表达情况,预测其对放疗的敏感性,从而为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放疗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报告现场组织了交流问答环节,科研人员与万香波教授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此次报告会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平台,深化了科研人员对LLPS在放射生物学中作用机制的认识,为探索靶向LLPS的放射增敏新策略、推动放射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确立了新范式。
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在总结中表示,万香波教授的报告内容深刻、引人入胜。他指出,作为科研人员,应当学习万教授那种将复杂科学问题转化为既清晰又吸引人的讲解能力,做到融会贯通。此外,万教授在报告中多次提到,许多最初提出的假设在后续研发过程中被推翻,并由此引出了更多突破性的发现。刘鉴峰强调,科研人员也应具备这样的精神——不局限于固有思维,敢于创新、打破自我设限,从而把握机遇,实现从原始创新到关键发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