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2025国际电磁无损检测会议在厦门成功举办

2025-11-26 15:16     来源:无损检测NDT     电磁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

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首届国际电磁无损检测会议(1st World Conference on Electromagnet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WCEMNT2025)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承办,武汉华宇一目检测装备有限公司、沈阳路杰管道检测有限公司、西安金波检测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2025国际电磁无损检测会议在厦门成功举办

WCEMNT2025以“电磁之眼·智护安全——无损检测技术新纪元”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匈牙利、泰国、马来西亚、希腊、尼泊尔、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位国外专家和250多位国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中国工程院、国际宇航科学院王礼恒院士、中国工程院张履谦院士、中国科学院田中群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专门为WCEMNT2025题词,祝贺“2025国际电磁无损检测会议”顺利召开,赞赏爱德森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助力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陈振茂教授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左晓卫,WCEMNT2025荣誉主席、ICNDT主席Dr. Sajeesh Kumar Babu,WCEMNT2025荣誉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主任委员沈功田,WCEMNT2025大会主席、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田贵云,WCEMNT2025大会主席、爱德森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林俊明为会议致辞。

本次大会收到200余篇学术论文摘要,经技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决议,共有138篇录用报告。其中,主旨报告14篇,特邀报告18篇,口头报告26篇,展报报告80篇。与会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以下五个关键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学术探讨:

Eddy Current, Microwave, and Thermal Testing

Multiphysics-bas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dvanced sensing technologies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and tomography

Magnetic methods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意大利卡西诺大学Antonello Tamburrino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主任委员沈功田研究员、密歇根州立大学Yiming Deng教授、重庆理工大学田贵云教授、泰国国王科技大学Isaratat Phung-On教授、南昌航空大学卢超教授、韩国釜山大学Younho Cho教授、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Evangelos Hristoforou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振茂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ohamed Missous教授、中科院电工所刘婧研究员、日本JPEIC研究所Weiying Cheng研究员、厦门大学曾志伟教授分别围绕机器学习与性能可视化、电磁成像与材料表征、电磁无损检测ISO标准、NDE4.0应用、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未来展望等前沿主题展开深度分享。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邹传瑜研究员、日本NIMS研究所Dongfeng He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解社娟教授、泰国国王科技大学Cherdpong Jomdecha教授、湖南大学何赟泽教授、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理工大学Adi Mahmud Jaya Marindra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高斌教授、燕山大学李英伟教授、英国诺森比亚大学Shengfeng Qin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Wuliang Yin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海教授、伊朗德黑兰大学Davoud Shahgholian教授、日本筑波科技株式会社王波教授、沈阳工业大学何璐瑶教授、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Benjamin Ducharne教授、南昌航空大学胡博教授、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Ali Sophian教授、英国Ernst&Young公司的Ali Iman Sunny博士作特邀专题报告。此外,为促进青年学者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互动,会议特别设置两个展报专场,评选出Best Poster Award,予以表彰。

会议期间,有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前瞻分享——从新理论的深度剖析,到新技术的实战演练,他们的真知灼见为全球同仁打开了新的视野,将本次会议的学术氛围与国际化水准推向新高。

为期三天的大会报告结束后,爱德森公司组织与会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参观与交流。ICNDT主席Dr. Sajeesh Kumar Babu、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Prof. Evangelos Hristoforou、日本JPEIC研究所Prof. Weiying Cheng、俄罗斯JSC Krastsvetmet公司的Mr. Suslov Ruslan Pavlovich、伊朗Parsian Gas Refinery公司的Mr. Mehdi Emami和Pishro Payesh Company公司的Mr. Mohammad Fallahi、泰国Dexon Technology PLC公司的Dr. Goratouch Ongtrakulkij和Mr. Jirat Tulyaprawat等与会专家及行业同仁参观爱德森公司。

本次会议汇聚了领域内的众多国际顶尖学者与科研精英,搭建了一个高规格、多层次的交流平台,为与会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野与科研动态。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盛宴,更荣幸地入选了中国科协“开放合作月”活动。这标志着我们的交流平台更高、视野更广,必将为全球科技界的开放、信任与合作,注入一股强劲的“电磁动力”。


推荐阅读

红沿河核电站攻克“黑科技”:数字射线成像推动设备检测提速数十倍

人们去医院拍X光片检查,往往需要等上数小时才能取片。而给核电站设备做体检,运用数字射线成像技术,10分钟即可取片。最近,红沿河核电站的这一拍立得黑科技效率直接拉满。从暗室苦等到十分钟锁定病灶在拍胶片照片的年代,底片要在暗室冲洗才能成片。这也曾是核电站无损检测工程师的工作日常——用传统胶片射线检测给设备拍片后,经暗室显影、定影、晾干等多道工序,方能成像。但现在,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久前,一台安全壳隔离阀检修,运用数字... 2025-11-18

哈电重装:CAP1000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抗振条搭接位置的涡流检测

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站核岛设备中最大的换热设备,壁厚仅1~2 mm的传热管是分隔一次侧、二次侧介质及防止一次侧介质泄漏的重要屏障,是蒸汽发生器中最薄弱的部分。导致传热管降质的主要振源是二次侧流体流动引起的水力激发管子振动,主要包括紊流、漩涡、流体弹性振动等,减小振动的关键是尽量提高传热管的自振频率。经验表明,减小传热管无支撑跨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V形抗振条支撑结构简单,用于支承SG传热管束并抑制运行间管束的流致... 2025-11-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于水浸接触法的异种金属连接件自动超声检测

异种金属连接件是特殊的带螺纹的异种金属钎焊结构,是大管套小管结构,大管的材料为不锈钢,小管的材料为钛合金,大小管通过螺纹连接,然后采用钎焊方式焊接。钎焊过程中,由于装配间隙不合适、钎焊黏接面清洁度差等问题常会导致异种金属连接件产生缺陷,常见的钎焊缺陷包括未钎透、钎焊气孔/夹渣、母材开裂、母材被熔蚀、钎料流失等。因此,需要采用超声检测的方法对异种金属连接件有效螺纹段进行100%的检测。传统手动超声检测稳定性差、效率低,且... 2025-11-12

广东省特检院珠海检测院一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日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申请的发明专利利用多种导波模式联合检测压力管道腐蚀缺陷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专利是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立项科研项目《2025CY-2-11基于超声导波阵列的压力管道弯头腐蚀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及装置研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综合采用多种导波模式,并结合高精度检测算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单一导波模式在压力管道检测中精度不足的问题,为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技... 2025-10-24

日联科技拟投8亿元建工业射线检测项目

10月16日,日联科技(301062.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8亿元在苏州高新区建设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以进一步扩充产能、完善产品布局,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业务发展。公告显示,该项目主要围绕公司现有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业务展开,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制造车间、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公司在高端工业检测装备领域的产能水平与综合竞争力。日联科技表示,本次投资项目将聚焦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高能射线检测系统、无损... 2025-10-2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