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GE Healthcare宣布首款X射线AI技术可帮助评估COVID-19患者的气管插管位置

2020-11-25 17:03          GE Healthcare X射线 COVID-19 核分析技术辐射成像

GE Healthcare 推出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算法,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气管插管(ETT)的位置,这是给重症COVID-19患者通气的必要且重要的步骤。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是GE Healthcare的Critical Care Suite 2.02中的五种解决方案之一,这是业内第一个在移动X射线设备上嵌入的AI算法集合,用于自动测量,案例优先级和质量控制。研究表明,高达25%的在插管手术室外插管的患者在胸部X射线检查中放错了ETT,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恶性通货膨胀,气胸,心脏骤停和死亡。此外,随着COVID-19病例的上升,需要5-15%的任何地方都需要进行重症监护并进行插管以获得通气支持。

多达45%的ICU患者(包括严重的COVID-19病例)接受ETT插管进行通气。尽管可能很难正确放置ETT,但Critical Care Suite 2.0使用AI自动检测胸部X射线图像中的ETT,并在获取图像后的几秒钟内,在X射线管的监视器上,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自动的ETT定位测量射线系统。在94%的情况下,ET管尖端到鼻梁的距离计算精确到1.0厘米以内。通过这些测量,临床医生可以确定ETT是否正确放置,或者是否需要额外注意以正确放置。然后,可以在图片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访问AI生成的测量值以及图像叠加层。

插管期间ETT放置不当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气胸(一种肺塌陷)。尽管可疑气胸患者的胸部X光照片通常标记为“ STAT”,但他们可以坐着等待长达8个小时以进行放射科医生的检查。但是,当在装有Critical Care Suite 2.0的设备上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系统会自动分析图像,并向疑似气胸的病例(连同原始胸部X射线)发送警报,以通过PACS向放射科医生进行检查。技术人员还会收到后续的设备上通知,以提供对优先案例的了解。为了使AI套件更易于访问,请使用Critical Care Suite 2。

“大流行证明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数据,人工智能和连接性对于帮助一线医疗人员提供智能高效的护理至关重要”,GE Healthcare影像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n Makela说。“ GE Healthcare不仅提供新工具来帮助医院工作人员在不影响诊断精度的前提下满足需求,而且在大流行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COVID时代的进步方面将带头作用,对行业产生长远影响。 ”

Amit Gupta博士说:“在几例COVID-19患者中,气胸AI算法已被证明是预言性的-准确地识别插管的COVID-19患者中的气胸/气压伤,并将其标记给放射科医生和放射科住院医师,并加快患者治疗的速度。克利夫兰大学医院医学中心诊断放射线照相主任,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放射学助理教授。“总的来说,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更有效地操作,而不会影响诊断精度。我们很快将评估新的ETT放置AI算法,我们希望该算法将成为同等有价值的工具,因为我们将继续照顾重症COVID-19患者。”


推荐阅读

宇宙自然发生的辐射可以用于医学成像

现在,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自然发生的辐射可用于医学成像,并且在涉及 COVID-19 时可能特别有用。所讨论的辐射类型是宇宙射线。 2021-06-16

ALICE发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粲强子化有所不同

由ALICE合作进行的新测量显示,在质子-质子碰撞中,粲夸克形成强子的方式与基于电子对撞机测量的预期大相径庭。 2021-06-11

破裂物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等离子体破裂物理课题组在破裂物理、逃逸电子和破裂预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ar Fusion、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等上。 2021-06-10

中子衍射研究:一种新的自旋结构及巨压磁效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03组团队,在Fe掺杂的MnNiGe合金中,利用中子衍射手段,首次解析出了无公度圆锥螺旋磁结构,并利用此磁结构关联的晶格畸变和织构效应获得了巨大负热膨胀 2021-06-10

近代物理所研究者指出近年报道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现象或被高估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美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NEEC)现象,因受复杂γ(伽马)本底影响,测量的激发几率可能被显著高估。该研究推荐利用次级束流装置在低γ本底环境下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相关研究于6月2日发表在《Nature》的“Matters Arising”栏目上。 2021-06-08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