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我国实现完全自主化堆产钼锝发生器产业链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近日,在中核集团同位素生产协同平台统筹下,中国原子能所属核理化院/公司-核动力院-中国同辐所属中核高通密切合作,实现我国首次采用高丰度钼-98(Mo-98)同位素堆辐照制备钼-99(Mo-99),以此为原料制备凝胶型钼锝发生器(即钼-98→钼-99→锝-99m)的自主化制备技术路线贯通,标志着我国具备完全自主批量化供应锝-99m(Tc-99m)的能力,改变了长期以来锝-99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锝-99m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是钼-99的衰变产物,是目前全球... 09-09  
头条

春节期间,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学家在做什么?

发现新粒子是高能物理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寻找新粒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粒子束流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高能量并进行对撞,而这需要借助巨大的科学装置完成,它就是对撞机。 2022-02-06 直线加速器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重磅发现:即便只少了一个质子,也将对原子核状态产生重大影响!

来自理研西田加速器科学中心及其合作者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从氟核中敲除单个质子,将其转化为富含中子的氧同位素,可能会对原子核的状态产生重大影响。 2022-01-28 原子核

原子核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原子核是一颗难啃的坚果。构成它的质子和中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取决于许多量,而这些粒子,统称为核子,不仅受到两体力的影响,也受到三体力的影响。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使原子核的理论建模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2022-01-28 原子核

稳定同位素,如何联动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作为代谢组学常用的检测方法,质谱 (MS) 和核磁 (NMR) 可以检测机体某一特定时刻代谢物在体内完成复杂代谢后的总量,而无法精确到代谢物所处的具体代谢通路。目前,可通过在代谢组学分析中引入放射或稳定同位素标记物示踪剂去推断其代谢路径。但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稳定同位素无放射性、物理性质稳定、对人体无害,因此更受科研人员... 2022-01-27 稳定同位素同位素示踪法

“粒子束大炮”首次达工业化要求 有助解决核废料安全处理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了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ADS可高效解决核燃料循环利用和核废料安全处理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2022-01-27 直线加速器核废料处理

双谐振隧穿二极管振荡器实现更高功率的紧凑型太赫兹辐射源

太赫兹辐射的波长通常不到1mm,该波段是技术上比较难以产生的范围。通常情况下,普通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和天线可以产生比太赫兹波更长的电磁波;而使用激光器、LED等普通光源,可以获得比太赫兹波更短的光波。 2022-01-26 辐射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量子技术路线图的经验与启示

2021年10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了《量子技术计划》,详细描绘了中长期量子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并制定了综合性的研发、学术和知识共享举措,旨在指导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协同突破量子技术的发展瓶颈,对我国量子技术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2022-01-26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高能物理

罗磊刘振刚等: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有机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有机固废中碳、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是决定其环境行为、反应活性及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因素。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微纳米尺度原位表征碳、磷、硫、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结合位点、微观结构,为深入阐明有机固废环境行为、反应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文章概述了X射线吸收光谱、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等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有机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的中应用进展,并对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前景和发展... 2022-01-26 同步辐射X射线

陶绪堂AM: 超灵敏且坚固的120 keV硬X射线成像无机钙钛矿单晶探测器

山东大学陶绪堂和Guodong Zhang等人通过将碘原子掺杂到熔融生长的CsPbBr3晶体中来研究CsPbBr3-nIn单晶的电学性质和 X 射线探测性能。 2022-01-26 X射线探测器

物理学新曙光——新粒子改变游戏规则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月15日一期发表题为《物理学的新曙光——大型强子对撞机找到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迹象,表明有一种新粒子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文章。 2022-01-25 大型强子对撞机对撞机

有趣!“拉索”和超高能光子细节大揭秘

1月18日,《1400万亿电子伏特,我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度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项研究成果依托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完成。 2022-01-25 高能物理宇宙射线

科学家利用Mo同位素约束EM1组分来源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马亮副研究员、徐义刚院士、李杰正高级工程师,西北大学陈立辉教授、河海大学刘建强博士合作,利用Mo稳定同位素体系,限定了大陆EM1组分起源于再循环洋壳+古老沉积物。 2022-01-25 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

生态中心等在疾病导致的铜同位素分馏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倩等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环境健康应用中取得进展。 2022-01-25 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技术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反氘核反物质,或将能发现“暗物质”信号!

基于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迄今提供最高碰撞能量下收集的数据,Alice的合作研究提出了关于反氘产生率的新结果。 2022-01-25 大型强子对撞机宇宙射线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首现奇异“X”粒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借助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18年获得的130多亿次重离子碰撞产生的数据,首次发现了神秘的“X”粒子。 2022-01-25 大型强子对撞机粒子加速器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