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新闻

中核青岛科技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用

6月9日上午,中核青岛科技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用。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出席仪式。 2020-06-16

中国代表张克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上介绍核技术应用防控疫情经验

国际原子能机构6月理事会会议15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中国理事、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出席会议并发言,重点介绍了核技术应用防控新冠疫情经验。 2020-06-16

美国正在建设最先进的同位素生产和科研设施基地

Grissom空军储备基地附近最先进的同位素生产和科研设施正在建设中,该设施最终将作为AZIstopes公司的校园和办公室。 2020-06-15

科普 | 高大上的“核技术”,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核”在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你了解核技术在你身边的应用吗?今天小编用一图向你展示:核,无处不在。 2020-06-15

美国能源部成功交付NASA“恒心”号火星探测器核动力系统

美国能源部6月3日报道,最近,美能源部成功地将其最新的核动力系统交付给了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为其“恒心”号火星探测器提供核动力源。 2020-06-15

厦门植物园经诱变育种培育出首株带香味三角梅

三角梅种类丰富,开的花有红色、白色、紫色等不同颜色,但是,带香味的三角梅,人们闻所未闻。近日,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三角梅研究推广中心培育出有香味的三角梅,目前正着手进一步繁育观察,并进行新品种DUS测试申报,有望填补行业空白。 2020-06-15

科普 | 还在觉得X射线高大上?一起来谈谈 X射线天文学

对天体的高能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能量测量研究始于1960年代初期。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太阳是X射线和γ射线的强辐射源,但没有在X射线波段下观察到其他天体。由于地球大气层吸收了大部分X射线和γ射线,因此需要将探测器放到可以飞到地球大气层之上的火箭上。 2020-06-15

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党支部召开主题党日学习活动

6月8日,中科院高能所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党支部召开了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学习“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会议由支部书记史戎坚主持。 2020-06-15

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2020年度工作讨论会召开

6月8日上午,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下称“实验室”)2020年度工作讨论会在中科院高能所散裂中子源园区召开,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视频)、澳门大学(视频)等实验室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实验室执行主任梁天骄研究员主持。 2020-06-15

中核四川环保承揽中核建中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

6月10日,公司总会计师代树权带队赴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开展业务洽谈,商定了双方2020年至2022年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合作事宜。 2020-06-14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莅临中核高通总部调研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辐射源安全监管处处长杨有仪率队到中国同辐旗下中核高通总部调研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中核高通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卫对杨有仪一行来访表示欢迎,衷心感谢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长期以来对中核高通的依法监管和大力支持,并介绍了公司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战略等基本情况。 2020-06-14

TXST放射疗法将虚拟系统整合在一起

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健康学院通过召集学生,教职员工和教职员工的团队努力,成功完成了虚拟系统集成。 由于COVID-19大流行,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学生被迫脱离传统的医院和诊所,虚拟工作簿已成为帮助弥合教育者与学生之间鸿沟的关键工具。 2020-06-14

为什么要带农作物上天?这些育种材料将发挥大作用!

日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随着试验船返回舱回到地球的,还有一批植物种子和其他实验样本。 2020-06-14

ASTRO的新指南为放射治疗宫颈癌提供了建议

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的新临床指南为放射疗法治疗非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提供了建议。该指南是ASTRO的第一项宫颈癌治疗指南,概述了术后和确定性环境中外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最佳实践。 2020-06-13

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在北大“启航”!

相比大型的传统加速器,激光加速器有独特优势,将推动加速器逐步走向空间物理、生物辐照和医疗等前沿应用或将掀起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为了这一瞬的“加速”,北大科研团队已经不懈求索了十余年。 2020-06-13